第27页

皇后当年和梅贵妃一起入的东宫,梅贵妃明艳动人,是当时京城第一美人,皇后在容貌上比不过,只能在端庄贤淑上下功夫。久而久之,她便讨厌别人用“漂亮”二字来恭维。

刚才萧阮的奉承话犯了一忌;目光短浅、有失礼仪,居然会被一支宝石簪子吸引了注意力,这是第二忌。

这样点到即止,皇后心里定然对她有了成见,日后赏chun宴上再努力一下,未来太子妃的人选便于她无缘了。

唯一可惜的是,前世皇后和她分外有缘,不仅一眼就定下了她和太子的姻缘,更屡屡让她入宫陪伴,说句情同母女也不为过,这一世,她注定要辜负皇后从前的疼爱和照顾了。

果不其然,皇后的神色有些淡淡了起来,目光从她的身上挪到了萧茹那里,问了几句话,萧茹一问一答有些拘谨,但皇后却看起来很满意,赏了她一对白玉镯子。

没一会儿,启元帝来了,大家纷纷上前见礼。

启元帝已经年近不惑,他身形瘦削,脸颊微凹,看起来jg神有点不太好。萧阮不了解朝堂之事,只是从前旁观者清,再加上偶尔听过祖父、父亲的谈话,也揣摩出了一些名堂。

启元帝十分勤政,很多政事都喜欢亲力亲为,但却生性多疑,行事又不够果决,这种秉性在处理靖安王这一事上便可见一斑。到了启元二十一年,看似太平富庶的大乾终于溃于蚁xué,连着酿出了西南动乱、秦中叛乱这样的大祸。

启元二十二年,皇帝因为政事劳累,终于病倒,将大部分政事都托付给了太子,也不知道这天下大乱,到底会是谁坐上了这把龙椅。

这一世,大乾朝堂最后会怎样,萧阮并不想去关心。她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也不愿萧家再当太子的马前卒,她只求家人平安顺遂。

江南那边远离秦中、西南、京城,大长公主和萧家在那里又有些私兵养着,是祖母祖父避祸的好地方,到时候找个借口把父母也哄了去,至于大哥,身为萧家的男儿必定是拦不住他入仕报国之心,到时候走一步看一步,实在不行就和祖父把祸事和盘托出,让祖父命他不要和慕呈青正面对峙,也不要跟着太子一起去平叛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