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大乾朝堂,这一阵子的确不太平。李玉和自从被萧钊从江南剿灭逃亡海岛后,颇有几分死灰复燃的架势,而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也没有被彻底收拾gān净,和李玉和一起首尾相望,经常在当地扰民。

北边一直蠢蠢欲动的新罗国,在边境劫掠了两次,大乾派使臣前去质问,新罗王却假惺惺地说是误会,还列兵布阵把使臣恫吓了一番,朝中上下都为之震怒不已,但一说起打仗,却还是主和的占了上风。

“这些年太子殿下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萧亦珩叹了一口气,“新罗国这样嚣张,他居然也能忍得下来,非说他们并没有恶意,我们□□上邦要以感化为主,不应动不动就大军压境、劳民伤财。”

蔺北行挑了挑眉,不屑地轻哼了一声。

萧阮有些忧心地问:“太子殿下现在和我们家的关系是不是大不如前了?”

萧亦珩点了点头:“崔茱儿是他的太子妃,我们又拒绝了让你入东宫的要求,他便和崔家越走越近了,而且,我是力主出战的,他只怕心里对我有了芥蒂,以为我是三殿下一派的。”

萧阮倒吸了一口凉气,脱口而出:“大哥,你和祖父要小心一些,太子殿下他……并不是宽容大度之人。”

萧亦珩安慰道:“我知道,你临走前和我们说的话,我和祖父都记在心里,暗中观察。祖父现在也对三殿下颇为欣赏,觉得他果敢决断,颇有明帝之风,唯一的缺陷就是戾气太重,怕是还要多磨砺磨砺。”

萧阮心领神会。

看起来,原本颇为欣赏周卫熹的萧钊也已经渐渐对周卫熹改变了看法,若是有朝一日周卫旻能取而代之,大乾也不会像前世一样被周卫熹弄到风雨飘摇的境地。

“总而言之,京城现在很不太平,三殿下原本想要请征前去收拾倭寇和李玉和,也被太子殿下阻挠了,三殿下十分生气,把崔茱儿那个说话y阳怪气来挑衅的弟弟打了一顿,陛下各打了五十大板,”萧亦珩感慨着道,“幸好你不在京城掺和了,要不然只怕也要卷入这一团乱麻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