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旧都防线

现在,它们都落在了秦军手中,反过来也被派发到了一线部队手中,用来当成“精锐坦克部队”来使用。

毕竟大唐帝国的豹式坦克是好东西,尽管结构复杂,可性能是真的不错。有了这些“先进坦克”,秦军装甲部队的实力多少是恢复了一些。

在4号坦克和豹式坦克之外,大华部队还装备了大量自己生产的坦克,这些坦克的性能就不怎么样了。

不过刘志安也没浪费,他把这些性能垃圾的坦克都挪到了防线上,尽可能的使用它们来加固自己的防线。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些坦克算得上是非常厉害的碉堡:它们有钢板防护,车体前面有机枪,顶端还有炮塔,比一般的碉堡可坚固好用多了。

完全发扬火力需要非常契合的地形,一般情况下刘志安只能把坦克的车体掩埋起来,只留下炮塔露在外面,这就浪费了车体上的航向机枪。

总之,在100多公里长的防线上,刘志安除了使用了地雷拖延时间之外,还把他能找到的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堆砌在了自己的防线上。

除了地雷和坦克,大华部队投降秦国的时候还留下了大量的火炮,这些火炮其实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华帝国自己使用的火炮口径比较复杂,有来自希瑞克财团的75毫米口径火炮,100毫米口径火炮,还有130毫米口径火炮和200毫米口径重炮。

另外,随着大唐帝国的援助,大华还使用了唐军的火炮口径体系:105毫米口径榴弹炮,155毫米口径榴弹炮,以及野蜂155毫米口径自行火炮和105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

唐国火炮的整体质量要比大华帝国采购仿制的火炮好出一大截,可刘志安一点儿没有嫌弃那些不好的火炮,把它们全部都推上了前线。

其中的区别就是,大唐援助的火炮精心隐蔽布置,盖上伪装网,尽可能修建火炮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