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被安排了

回到过去当钓王 尺上 2165 字 2022-11-26

“啊?来鱼了?没见浮漂给动作啊?”

小孟被张扬冷不丁的一招呼搞得有点反应过度,下意识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张扬用手指着钓点窝子外面大概偏了半米左右的位置说道:“窝子右边半米左右,刚才浮上鱼泡来了,看鱼泡形状跟特点,应该是青鱼!

个头不小,前几个鱼泡都有鸽卵大小,这鱼应该过三十斤了!”

“奥奥,那我盯紧点!”孟凡点头应了一声,更加专注的观察着浮漂的细微动作。

这种看鱼星判断水下鱼种类跟个头大小的技术原本只是个有经验的老钓手的基本操作,孟凡听完张扬解释根本就没觉得有啥不妥。

可是话到了直播间里,水友们瞬间炸锅了,尤其是对钓鱼了解浅的初学新手。

【鱼星?鱼星在哪呢?我咋没看到?】

【看鱼星就能知道水下是什么品质的鱼,个头多大?我咋感觉这玩意有点玄乎呢!】

【有点玄乎+1,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弱弱的问问扬哥,这是节目效果,还是真事儿呀?天下钓友是一家,你可不能忽悠兄弟们!】

【确实有高手会看鱼星就知道窝子有没有鱼,不过看鱼星能分出种类跟个体大小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切,楼上兄弟露怯了吧?鲫鱼跟鲤鱼鱼星是不一样的,鱼种不同,确实鱼星也会有差异!主播没有忽悠,老钓鱼人都懂的!】

张扬原本也只是随口提醒,没想到计划之外的常识性话题引爆了直播间,刚刚平息一小会儿的直播间公频再次热闹了起来。

这可是纯正的干货, 知识点!

借着这个话头,张扬决定给粉丝们科普科普。

“咳咳!我看到公频不少兄弟吐槽我搞节目效果, 那啥, 我这里澄清一下子, 看鱼泡判断鱼的种类跟个头大小,可不是什么玄学, 这是有理论依据的!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给兄弟们简单聊几句,如果视力比较好的兄弟, 听完之后可以回头去看看验证一下!!

鱼泡,也叫鱼星,通俗点讲,就是从水下升上来的气泡!

在讲不同鱼种之间的鱼星差别之前,先给大家讲讲鱼星是怎么形成的。

好多人会下意识的以为, 鱼吐出来的泡泡, 是跟鱼呼吸有关的,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鱼星跟鱼的呼吸关系不大,主要形成原因是跟它们摄食或者准备摄食有关系!

鱼类在吞食食物的时候, 都会把鳃盖闭紧, 然后张嘴在口腔中形成一个负压的空间, 这时候,就会因为压力以及水流搅动的原因,形成气泡。

从这个原理上来讲,其实淡水鱼的鱼星,跟掠食性的黑鱼鲈鱼等爆口炸水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因为食性不同构造也有差距而已。

说完大概原理,再说不同常见鱼种的鱼星区别。

鲫鱼鱼星最常见, 三三两两的泛起,气泡密集、细小, 小鲫鱼的鱼星只有小米大小,大鲫鱼的鱼星也不过绿豆大小,吐出之后悠悠上扬,很快消失。

鲤鱼的鱼星, 气泡大,且密集,形似连珠,每次吐泡一般都是大小一串, 少则十几个, 多则几十个。

鲤鱼有在水底拱食泥土跟窝料的习惯, 所以鱼星多伴随着腐殖质、泥浆、草叶等翻上来,窝点的水质格外容易犯浑。

说完鲤鱼,再说说草鱼。

草鱼在常见的淡水鱼中是出了名的大胃王,气泡大小不等(但比鲫、鲤鱼的稍大),

先冒出几个较大的气泡,尔后是几个较小的气泡,最多时五、六个银白色同等大小的玻璃球儿一般徐徐上泛,随后消失。

另一个常见的鱼种就是青鱼了,青鱼的鱼泡其实相对于它的体型并不算太大,青鱼的鱼星跟草鱼有点类似,但是要密集数量多一些!游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行走中的气泡。

刚才在窝子外沿,我就是发现了这些气泡上来,才判断是条大青鱼,气泡都快有鸽卵大小了,绝对不是小鱼!

说完青鱼,最后说说鲢鳙,其实这些鱼种当中,鲢鳙的鱼星是最好分辨的,它们的气泡也有大小之分,但不明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碎鱼星非常密集多成团或者成片,有时候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小气泡浮上来!

不同鱼种的鱼星特征是有细微区别的,同一鱼种的不同个体大小,鱼星也有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