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

武夫 平生未知寒 3601 字 2个月前

陈朝眯起眼,脸色有些难看。

翁泉跳下马车,着急忙慌的跑过来,喊道:“大人,走吧!”

陈朝皮笑肉不笑的问道:“这马车……”

翁泉喘了口气,嘿嘿笑道:“大人不是着急吗?左卫别的马车都有用,就剩下这个老朋友了。”

陈朝面无表情,只是拍了拍翁泉,心中默默叹气。

……

……

陈朝走了一趟谢氏祖宅,还是一如既往的从中门而入,如今的他,要是不走中门,估摸着要不了多久,这件事就会传到满城皆知,并且还会有各种猜测。

不过这一次陈朝在谢氏祖宅,并未待太久,不足半个时辰,这位镇守使大人就要起身告别。

祖祠那边,满头白发的谢氏老祖宗精神比起来之前,要差不少,作为数朝重臣,这位谢尚书的年纪,真是不小了。

陈朝情真意切说道:“老尚书要保重身体啊。”

谢氏老祖宗睁着浑浊的双眼看着陈朝,笑了起来,脸上便像是湖面多了无数的涟漪,“以前撑着不想死,是不知道死后谢氏何去何从,但如今有了谢丫头,就无所谓了,大梁嘛,有了你小子,那也很好了,算是后继有人,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死?”

陈朝动了动嘴唇,还没说出什么来,谢氏老祖宗就微笑道:“不过要说起来,还真是有一件,你和谢丫头何时成婚?”

陈朝挠了挠脑袋,现如今这位镇守使大人不能办的事情极少,但这么一桩,还的确不是他说了算,不过在这位谢氏老祖宗面前,脸还是要的,“现如今,怎么看都不是好时机的。”

谢氏老祖宗是何等的人精?能在这么一座谢氏做家主这么多年,哪里还能不知道陈朝的小心思。

“不是好时机?老夫来看,是谢丫头那边没点头,你这位镇守使大人是没啥办法的吧?”

谢氏老祖宗坐起来,笑眯眯道:“奇哉怪哉,堂堂的镇守使大人,天下武夫第一人,还有他办不成的事情啊?”

陈朝一脸尴尬,这老家伙,怎么也说话这么不留情面。

这要换作旁人,无非就是问拳一场,看看是你的嘴硬,还是我的拳头硬。

不过面对这位谢氏老祖宗,说不过也就是真的说不过了。

打?

欺负一个不知道多大年纪的老人家,还要点脸?

谢氏老祖宗正色道:“太子殿下要娶方外女子这件事,依着老朽来看,很好,你将方外修士压得太狠了,让他们心中戚戚然是难免的,有了太子殿下这娶妻,就算是给方外传递一个消息,那就是我大梁从来没想过天下之事,都是我说了你去做,凡事还有可以商量的余地嘛?而且这山水宗本来不是什么大宗,这也给了那些修士信心。”

陈朝笑道:“晚辈还真是想天下事大梁一言而决的。”

谢氏老祖宗瞥了陈朝一眼,冷笑道:“你有这般想法,没问题,但天下事起于你,也只会终于你。仔细想想,在你之后,大梁还会有你这样的人物吗?殊不知有多少修行宗门,以一人而崛起,也因一人故去而衰败。最近的例子就在眼前,陛下何等人物,在位之时,大梁便可让他一言而决,如今的太子殿下能做到吗?不说暂时能不能做到,就算是以后,能做到吗?”

谢氏老祖宗自顾自说道:“以后的世道,只要方外能遵守大梁律,能把天下百姓当人看,就是很好的事情了。”

陈朝说道:“前面一句话好办,后面这句话,不好做。”

谢氏老祖宗眯眼笑道:“你不是做了不少吗?痴心观那位新的观主,就是个很不错的修士,不过有这么一个,还不太够,只是已经开始了,就慢慢等他开花结果好了。”

“治国如烹小鲜,多的是水磨功夫,哪里是一两天一两年就做成的,光是说大梁走到如今这一步,没有陛下十几年的谋划,能做成?”

谢氏老祖宗看了陈朝一眼,叹气道:“这些道理,要是谢丫头,就不用我多说,你这家伙,脾气太臭了些。”

陈朝不言不语。

“宰辅一事,老夫是已经有心无力,不过可以给你举荐一人,如今书院那位张夫子,早些年也曾入朝为官,做到过吏部尚书,名望足够。再加上他在书院有不少学生都出来做了官,他当这个宰辅,能站得住脚。之前是因为看不惯陛下即位,才选择辞官,他出身寒门,对天下百姓还是有恻隐之心的,如今让他来做宰辅,再合适不过。”

陈朝好奇问道:“如今他如何肯出来?”

既然那位张夫子当初不愿意做官,如今怎么肯?

谢氏老祖宗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世道如何,他难道是瞎子,看不到?这些年其实早就后悔了,知晓陛下是比那废帝更好的君王,只是读书人要面子,如今陛下去国,是殿下当政,他自然就愿意出来了。”

陈朝点头笑道:“明白了。”

谢氏老祖宗微微一笑,不再说话,只是看着陈朝的时候,眼里情绪太多。

好似这个老人,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当初自己想成为但却没有成为的那个人。

还是老了。

谢氏老祖宗叹了口气,轻声道:“现在的大梁,已经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得喽。”

39314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