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不反感,不如说,曾经他是单军的朋友。

单军在区队里有一帮哥们儿,而在区队外认识的外区队的兄弟里,卓飞是最有交情的一个。

就像卓飞不认识单军之前,听说过他的名字一样,单军也听说过卓飞。一个学霸,优等生,在单军的认知里这样的大多都是书呆子,没意思。

他们认识于一场校运会,校运会上不同区队之间闹了纠纷,都是血气方刚的学员,差一点大打出手,单军出面摆平。

单军是怎么摆平的,当时那个场面,也是军校一段谈资,没有单军出头摆平,当时两个区队打起来必然都得吃处分,也是那一次,单军认识了卓飞。

作为两个区队各自的灵魂人物,两人让这场纠纷化于无形,也算是结下了交情。

卓飞开始频繁接触单军,单军这个人,自带吸引兄弟的体质,身边哥们儿众多,然而军校这么多哥们儿里,单军对卓飞也颇为信任。

他欣赏卓飞这人有学识,有头脑,关键他不装,没有那些所谓优等生的装逼劲儿,人也义气,值得一交。那段时间,两人一度很亲近,卓飞参加校内竞选的时候,单军还带着一大帮哥们儿给他出场面,声势壮大地挺他。单军对人说过,卓飞是他哥们儿,哥们儿的事儿就是他的事儿,以后毕业了走到哪儿,都是一辈子的弟兄。

单军察觉到不对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

他斩钉截铁,快刀斩乱麻,没留丝毫余地。

放在以前,单军或许察觉不到。但是他得到过教训,一个他一辈子都过不去的教训。

这其中的惨痛,单军决不允许,再次上演。

没有及早斩断的悔恨,被兄弟背叛的滋味,他有过一次,锥心蚀骨。

那是单军决不能被碰触的逆鳞。

46章

单军察觉到不对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

他斩钉截铁,快刀斩乱麻,没留丝毫余地。

放在以前,单军或许察觉不到。但是他得到过教训,一个他一辈子都过不去的教训。

这其中的惨痛,单军决不允许再次上演。

没有及早斩断的悔恨,被兄弟背叛的滋味,他有过一次,锥心蚀骨。

那是单军决不能被碰触的逆鳞。

卓飞也很有风度。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不需要说得那么直白,单军的态度明明白白,卓飞自己心里也是门清。但卓飞这人做事一向有他的目标,就像他过往人生的那么多次目标的完成,他自有他的方法,或许也是一种执着。虽然单军跟他明确划清了距离,但卓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他想怎么做,结果如何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的人生态度就是:尽力而为。

所以军校那几年,卓飞对单军始终如一,当然,像他这样的高智商,做事永远都知道分寸,留下余地,还不至于做彻底让单军对他撕破脸的事。外人看着虽然是云里雾里,有些开玩笑的话也常常说,像贺兰缺那样的大老粗都能拿来取笑取笑,但是到底是咋回事儿,是不是那么回事儿,也没人真当真,也不敢当着单军的面把这回事当真。

对单军,卓飞有一种直觉。

卓飞的取向是天生的,天生的似乎总会赋予他们直觉。如果单军真不是这条道上的人,卓飞从一开始也不使无用功,那不是他这样的理科天才做事的逻辑,可单军并不是他们这类人,这一点卓飞不难清楚。卓飞敏锐的直觉能感觉到,单军在这条道上,只是,他并不是。

这听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直到卓飞看到皮夹里的那张照片。

卓飞明白了。

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总是多投注关注和热情,自然也就比一般人更了解他的事情。

卓飞对单军感兴趣,他甚至从不掩饰这种兴趣。只是到后来,这种兴趣到底是什么,还是不是当初的原因,卓飞自己也说不清。

他尽力过,也知道了结果,按照卓飞以往的性格,他会大大方方地放弃。可是自从他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开始,自从知道单军为什么会给他“在道上,可又不是他们这类人”的感觉之后,卓飞就没放下过对单军的关注。

这种关注,是因为放不下的执着,还是因为别的,卓飞没跟别人聊起过,也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他很好奇。

他好奇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能让单军这样一个不同路的人,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这是条什么样的路,卓飞经历过。他远比一般人优秀,聪明,也就远比一般人思考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