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何况,他跟好友留学深造都已经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时代在发展,科学知识也会新旧更替。

他们俩就好比是那前浪,而眼前这位小慕同志则就是那后浪了,祖国的未来,就得靠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了。

“正好,今天我也要跟你说说我好友嘱托我的事情,林书记之前有跟你提及过了吧?”

慕伊人点点头。

周教授问道,“你怎么看?我觉得以你的才学去大学任教,那都完全没问题的,之前我也不太了解你的情况,所以我好友那边知道的也不多。

因此才提议让你去做一次学术交流,但现在,我觉得你去跟那些大学生讲课,那都是绰绰有余的了,我刚刚听了你的讲解,你真的讲得很好,那些学生能听你讲节课,也是他们的福气了。”

这话,周铭可没有夸大,也没有任何的奉承,如今的大学水准如何,他还是清楚的,他的好友为了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光是在教材上就费了很多的心血。

没办法,如今国内的教材太少了,想要从国外引进,那其中的手续太复杂了,并不容易。

有句话叫做: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刚刚那一个多小时的讲解,他在旁边听着,都感觉受到了不少的启发,有好几个知识点都是他不知晓的。

所以,周铭把慕伊人放在与自己对等的位置上,并不为过,甚至也许要不了多久,对方的成就就会远超于他自己,毕竟慕伊人还如此的年轻,未来大为可期!

这个认知并没有让周铭有任何的嫉妒之心,有的只有欣喜与欣慰,高兴自己的国家能有如此优秀的人才。

慕伊人坦言道,“周教授,我并没有在校任教的想法,还是我昨天电话说的那样,偶尔让我去讲讲课,做做交流是没问题的,但固定任职的话,我没有这个打算。”

她家三哥还有一年多就毕业了,毕业以后还不知道会到哪里任职呢,那她答应在学校任职的话,也没多大的意义。

比起讲课授业,她其实更喜欢跟实验室打交道。

周铭稍显意外,他原本以为小慕的丈夫就在省大读书,如今有这个机会,她应该会欣然同意,没想到这说辞还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