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大人!”韩佐信劝阻道,“辽东精锐丧失殆尽,大明要恢复元气,不知何年何月,大人何必再去京师?”

赵谦自然明白韩佐信的意思,韩佐信就是想让赵谦拥兵自重,伺机自立。赵谦沉吟许久,说道:“我等食大明之禄,岂能在此时背弃朝廷?佐信且勿再言!”

实际上赵谦也考虑过很久拥兵自立的想法,这个时候的朝廷,战力不堪,想要剿灭自己也非易事。但是看现在这番模样,肯定不久满清就会入关,自己这样的叛臣,处境尴尬,被世人所弃,到那时候该何去何从?

投降满清赵谦是不愿意的,人总是会坚持一些东西。

所以赵谦否定了这个时候拥兵自立的想法,那是自掘坟墓。

韩佐信也想到了这一点,说道:“佐信非劝大人背弃朝廷,大人可以遥奉,扩展势力,待有利之时……”

赵谦明白韩佐信想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无非就是拥立一个朱氏血脉,霸占一方。实际上南明的几个小朝廷就是这样做的,弘光帝,永历帝,隆武帝都是军阀拥立的皇帝,但是南明的结局如何呢?

不能说南明时期没有奋发图强的仁人志士,但是始终逃不出历史的车轮,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有时候显得非常渺小。也不能说明代的中国人就多么脑残,这么多人都没有办到的事情,赵谦有点心虚。

怪不得很多有见识有才能的人投靠了满清,这些人,并非愚蠢之人,只是信念崩溃罢了,或者在为自己明哲保身的干法找借口,什么“亡国不亡天下”的论调就是代表。

赵谦看着韩佐信的眼睛说道:“皇上如果……对我们并不是好事。”

韩佐信慢慢咀嚼着赵谦的这句话。

你可以说朱由检志大才疏,让国土步步沦丧,但是如果没有朱由检,南明朝廷时汉家实力的分崩离析就是好例子。

就像有些人骂校长,但是没有他,军阀依然在割据,各自为政,自顾自保。

赵谦想了许久,说道:“我一定得上京去,在这期间,佐信要协助邹维涟加紧筹办新式水师,海税收入乃是我等既定方略,万不可放弃。”

韩佐信道:“元辅被逼急了,乃是不择手段之人,大人一定要小心为上。”

赵谦铁青着脸道:“叫张岱加紧扩军备战,万不得已之时,挥军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