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乌纱[校对版] 西风紧 1936 字 2023-03-16

只见那里放着的是一个十座护灯小屏,上面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形象逼真,当真是有些造诣。张问忙说道:“皇上这寒雀争梅,不仅形似,而且传神,是神形具备栩栩如生,要是上好颜漆,定然就更加好看了。”

朱由校高兴道:“对,不仅是雕镂,从配料到上漆,朕都要亲自动手……熊廷弼,你看朕雕得如何?”

熊廷弼瞪眼看了半天,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以然,只说道:“臣对此没有多少见识,不过看着还真是挺精致的。”

张问这才松了一口气,刚才还真为熊廷弼暗暗捏了一把汗,这熊大人有时候说话不太中听,张问生怕他说错了话。倒不料熊廷弼有求于人的时候,说话竟然好听起来。

时值七月末,天气炎热,熊廷弼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不知道是因为天气热还是因为紧张,熊廷弼说话和举止都很缓慢慎重。要知道被天子召见,可是件天大的事,沉浮往往就在瞬息之间。

在本朝永乐年间,有个进士姓黄,受明成祖召见,明成祖问他为什么那样穿着,黄进士就说读《鲁论》,告终不可不详。明成祖以他懂礼明理,大喜,直接就封了山西布政使。而另外一个进士就是在天子召对的时候疏忽了,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正统年间,有个叫岳文肃的进士受英宗召见,说话的时候把口水溅到了英宗的衣服上,英宗十分恶心,大怒,将其贬为庶人。

可见和天子相处,有时候一个细节就会产生很大的效应。

张问心里也有些紧张,不过以前朱由校做世子的时候,他就见过朱由校,故现在倒没有熊廷弼这般紧张,张问表现得轻松得多。朱由校对比二人,更喜欢张问一点,可能是张问长相问题,也可能是和张问说起话来也很轻松。

在熊廷弼和张问都很重视这次召见的时候,朱由校却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袖子还高高挽起,毫无礼仪可言。他只顾着和大伙研究他的雕刻,左右看了一阵,说道:“张问说的对,雕刻不仅要像,还要传神。你们瞧这两只雀争梅枝做游戏,小雀占了一枝,又想往上飞,大雀是该站稳高枝呢,还是应该反跳下去把小雀赶走呢?”

张问很认真地看了一会,寻思着这话里的隐喻,心道皇帝是在隐喻朝局呢,还是隐喻辽东事?他想了一会,若有其事地说道:“皇上将两雀雕刻成这样的姿态,当真是耐人寻味,深得技艺之妙。大雀好似还未站稳,故小雀胆大飞上枝头戏弄大雀,哈哈,妙、妙,传神至极。微臣以为,大雀力气大,先站稳枝头,再居高临下攻之,小雀焉能敌呢?”

熊廷弼也听明白了这是隐喻,什么大雀小雀,不是指大明和建州么?而且熊廷弼是要去辽东的,在去之前,皇帝召见,不是说辽东事是说什么?熊廷弼忍不住就说道:“回皇上,臣以为,辽东之事,只能以守为战,方是长久之计、存辽大策,绝不可浪战。”

朱由校听罢看向熊廷弼道:“咱们说的是这护灯小屏上的刻画,你怎么扯到辽东事上去了?”

熊廷弼手心里全是汗水,湿漉漉的非常滑手,他急忙伏拜于地,面色苍白道:“微臣……臣以为皇上是借物训示微臣,微臣搅了皇上雅兴,微臣万死。”

段五 姊妹

熊廷弼伏倒在地,战战兢兢,他现在就像一根无根的稻草,身负辽东重任,朝中却再无大员为他争理,生怕皇帝再对他不喜。张问看到熊廷弼的样子,不禁想起自己在浙江时的处境,对熊廷弼有些同情起来。

张问想罢便跪倒在地,说道:“皇上,熊大人身负重任,日夜思量,造成恍惚,这才不分场合,凡事都想到公事,请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