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乌纱[校对版] 西风紧 2406 字 2023-03-16

张问道:“你一进来我就告诉了你,不去鸦鹘关。去也没用,给建虏凑人头领赏银?”信使愤愤然转身就走,连告辞都没说一声。张问等信使走后,才说道:“玉莲,你立刻派人向南搜索,寻找刘铤部,告诉刘将军,建虏欲对付他们。让他们别走一堵墙、松树口,绕道去清河堡。”

众人都在忙碌,秦玉莲听罢也不多问,拱手接了命令,便去安排人手。张问又对四个将领说道:“这里没有火器弹药,守也守不住,去清河堡,那里有火药粮草战马。事不宜迟,立刻开拔,急行军赶去清河堡。”四人执礼道:“得令。”

张问等人出得军寨,下令一把火烧之,然后向西北方向急行。在路上,秦玉莲仍不住问道:“张大人,我们为什么要去清河堡?”

“拿火器粮草。”张问想了想说道,“如果不策应刘铤部,我们拿了东西就可以向北撤退。但是现在辽东兵力不足,一定要保住刘铤部,否则沈阳也不安全。”

张问部下在苇子谷挟裹了一些兵马,加上秦玉莲的几百骑兵,总共接近四千人。众军一路跑步行军,以最快的速度抢在建虏攻击清河堡之前到达。到了清河堡,张问以御史的身份又接手了城堡的控制权,并收拢了驻军三千余人,编成一营,由清河堡将领何三肇为整营统帅。何三肇是个不识字的莽汉,下边的人称三哥,上边的人称老三。

清河堡在辽东各城堡中的地位仅次于抚顺,城堡呈长方形,周长约一百七十丈,原来有驻军一万多人。但在万历末年被努尔哈赤攻陷过一次,万余将士和全堡的青壮百姓全部战死,一直没能恢复元气,现今的防御和驻军都大不如前,只有驻军三千余人,百姓更少。

张问随即又下令打开军械库,批发军械弹药。然后叫人在堡外挖三条壕沟,并将城上的火炮调好射程,正好打在壕沟上。张问回顾左右道:“建虏骑兵从跨越壕沟时,行进速度就会减慢,更多的人淤积于壕沟之处,那时我们再用炮轰之,便可大量杀伤。”众将听罢以为善。

哨骑轻装在城堡各方刺探军情,而张问主力则都拿着铲子、箢篼、锄头等工具在城外忙活挖沟,整个城堡四周热闹非常,倒不像大战临近,反而像是一个建筑工地。张问骑着马在周围巡视,不时说几句鼓舞的话。城头上,章照也在忙乎,正在选放炮的军士,他好像对炮仗很有些研究。听说章照是个举人,以前在辽东某城做佐官,好谈兵事,犹好摆弄火器。

张问巡视了一圈城堡周围,又骑马到城堡中四处查看内部构造,马不停蹄。这时哨骑从东门入城,赶到张问马前禀报道:“禀报大人,哨骑探得建虏骑兵大队攻陷了松树口、一堵墙,正沿着太子河两岸向西行进。”

“知道了,继续刺探。”张问应了一句,心情很是紧张,刘铤部现在应该在哪里呢?他正想着这个问题,又有哨骑飞报,是南边的消息,刘铤部接到了张问的公文,已转向西北方向,正向清河堡行进,目前仍在太子河南岸地区。

太子河东西流向,在鸦鹘关和清河堡之南。由东向西分别由苇子谷、松树口、一堵墙、本溪、咸宁营等地。刘铤的四万大军及朝鲜兵一万三千人已到达了太子河,正在清河堡西南面,寻得一处浅水,大军刚刚渡过太子河。

朝鲜兵的主将是姜弘立,其军队万余多是步军,与川军团一起,统一由刘铤指挥。刘铤将整支军队分成四个阵营,前营是刘铤中军及骑兵大队;二营是明军车炮、鸟铳手、步军;三营为朝鲜军三千鸟铳手;后营是姜弘立直接指挥的一万朝鲜步军。

双方配合很有问题,刘铤在行军中常常大骂朝鲜官兵软得跟娘们似的,慢腾腾地拖后腿,还责打过朝鲜将领,朝鲜兵多有怨言。姜弘立本人多次向国内提出过辞呈,满腹牢骚,对明军毫无信心。朝鲜国王予以拒绝,要求朝鲜军配合明军作战,其中原因有二:奉明正朔;万历时,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犯朝鲜境,全赖杨镐、刘铤等人率领“天兵”撑持。

朝鲜人称大明将领为天将,称明军士兵为天兵,明军在他们口中也就是“天兵天将”,满口都是马屁,但实际上他们根本就看不起明军。自卑与过度自信都在作祟,让朝鲜官兵的心理很是矛盾。

刘铤已经探明建虏主力已经在太子河上游,欲袭击本部,他本想摆开阵势和建虏决一死战,但已收到张问的建议,要赶到清河堡,配合守军作战。刘铤接受了张问的意见,毕竟张问现在是御史。

大军十分不利索地行进,刘铤见朝鲜兵掉在后面很远,破口大骂。刘铤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嗓子十分响亮,很多难听的词儿远远地传进朝鲜兵的耳朵里,还有人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