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乌纱[校对版] 西风紧 1394 字 2023-03-16

见张问不住地点头,赞同自己的观点,宋应星十分高兴,“汽机带动纺车,节省了人畜之力,依靠机器技术,一个人可以纺出更多的纱、织出更多的布,节省下来的人力又可以从事其他生产,种出更多的粮食……物足,则民不饥不寒。”

“宋先生格物明理,堪称大才。”张问赞了一句,“我对汽机很有兴趣,还请宋先生解说其中玄妙。”

“大人到机房一观便知。”

于是一行人站了起来,出了敞厅,跟着宋应星一起去北面的汽机房,那里有个大烟囱,上面冒着黑烟。

宋应星一边走一边说道:“汽机本来是煤矿里用来抽水的。煤矿中渗水严重,光靠人力畜力抽水十分困难,有些煤矿里便因地制宜造出了烧水汽机,解决抽水之道……几年前我发现沈氏商行有些水力织造坊因为河水断流而停产,便提出用汽机带动纺车,前不久终于实现了这个设想。”

张问随口问道:“宋先生是有功名的人,何以到沈家商行做事?”

宋应星笑道:“以前学生的抱负也是考取进士齐家治国,但屡考会试不中,只好在江西做了教谕,心情苦闷。后来偶遇沈家老爷沈云山求道修仙,便与之有过一段交往。沈老爷说世人名为求天道,穷经皓首,实为人道,不过是学点争权夺利的伎俩,争夺有数的财富;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学如何创造财富?”

沈云山是张问的老丈人,他从来就没见过,这时听宋应星说起,便问道:“沈老是什么样的人?”

宋应星道:“沈老鹤发童颜,当真是仙气十足,他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仙道。”

张问摇摇头道:“却不知世间是否真的有仙道?”

“哈哈,我等凡夫俗子无法理解,不过沈老关于人道的见解就如醍醐灌顶,让学生翻然醒悟,学生自此一倾苦闷淤积之气,又找到了人生的抱负。于是学生辞去了教谕一职,一面总结各行各业的技术编撰成《天工开物》,一面为沈家商行提高技术,希望他们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张问笑道:“我还得向宋先生讨要一本《天工开物》。”

宋应星道:“今天没带,改日学生给大人送到府上。”

一行人走到汽机房外面,意大利传教士马丁也在那里等候,宋应星和马丁是熟人,相互见了礼。这时宋应星说道:“能够设计出汽机,其实也有东江先生的功劳。”

马丁忙摆手道:“不敢,不敢。汽机是宋先生带领学生一手设计的,我没有帮上一点忙。”

宋应星道:“东江先生带来的那些书,提高了我们在表格和运算方面的能力,学会了假设、推理、实验的步骤等等,对汽机的设计成功帮助很大……对了,发明望远镜的伽利略现在生活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