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乌纱[校对版] 西风紧 1525 字 2023-03-16

这时一个侍卫走了上来,他的手里拿着三本书,走到张问面前说道:“禀东家,宋应星把这几本书送到了西官厅,属下听说东家在德胜门,便送过来了。”

张问接过那三本书,一看封面,果然就是《天工开物》,三本为上中下三卷。他随手翻开一看,里面还有许多插图。

他潜心细读了一点,发现书中对各种技术的记录不可谓不详尽,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大量插图,简直图文并茂。

“宋应星真是个人才,不用实在可惜了。”他喃喃地说道。

段五一 装甲

张问一个人在德胜门城楼上站了许久,最后他决定起用宋应星。做出这个决定,他内心经过了挣扎,因为从个人得失上考虑,他不应该起用宋应星。

研制先进兵器的权力一直掌握在厂卫的手里,这是有原因的:最先进的武器技术应该由中枢掌控,而不应该流入民间或世家之手。

……如果用宋应星研制火器,他肯定会引进灌钢、机床甚至御动机来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和人员都需要,这批人只有沈氏财阀内部才有,让他们参与制造火器,等于是掌握了兵器技术。这样的情况在无形中就增加了沈氏集团的威胁力……万一他们某天要造反,现成就有人可以制造出火器来。

所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张问作为帝国的掌舵人,他不得不未雨绸缪,从长打算。

但是,最终他还是决定要用宋应星参与改良兵器。因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他应该这么做。

一个国家民族的成长,其实和一个人的成长有道理相通之处。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有定数,如果每一个阶段都做好了应该做的事,人生起码不会那么失败。

就比如十几岁的少年,本来主要做的事应该是学习进步,强大自己,如果去干别的事了,错过了时机,那他这辈子想过得好点,机会就不是那么大了。

这个道理延伸到一个种族同样适用。汉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总体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现在历史大潮来临之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应该做的事是全力学习进步,提高实力……假如这时候不干正事,想要再爬起来恐怕就难了。

张问想起了那本《大明日记》,它记录得很粗略,没有任何细节的东西,但是国家后来的走向是写清楚了的……他读完之后,认为汉家慢慢变得低贱而落伍,原因就是在某些阶段干着不相干的事儿,和种族的优劣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咱们真的低劣,能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遥遥领先?

所以张问权衡得失之后,选择了历史的责任。他张氏一家的前途,比不上整个国家的前途……修身齐家平天下,张问内心黑暗,但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