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苏厨[校对版] 二子从周 1081 字 2023-03-17

宋代一石小一百公斤,这就是三百多吨,江浙吴中不知道,但绝对是如今蜀中最大的大船。

十口盐井的产量,全靠这种船的话,需要近五十船次,好在雪盐如今四路自身消耗掉一半,吴船和二林部运走三分之一,剩下六分之一,十船次左右,两艘这样的大船足以应付下来。

为了保险,董事会决定造三艘,耗资三千贯。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

新船十一月开造,计划五月完工,等江水涨起来便能下水。

不过苏油是见不到大船下水了,刚入四月,堂哥便来叫他,张学士来信,让他带着苏油,苏轼,苏辙去益州,他要见见。

苏油很高兴,第一个想法就是可以见到薇儿了,赶紧回家收拾各种零碎。

结果薛忠的船又给塞了个满满当当,弄得三苏父子几乎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苏洵坐在一个藤箱上:“瓶瓶罐罐一大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搬家呢!”

薛忠也笑:“其实现在成都府什么眉山物产都不缺,恩公这是有些多此一举了。”

苏油说道:“你们不明白,这些都是好东西,比如这酱油,可是晒了两年半的好酱油;比如这芽菜,榨菜,都是风味最佳的一批,外边根本花钱都买不到。”

“还有折扇,这女孩子用的和男人用的大不相同,是檀香木刨成薄片,然后镂花穿联而成,挥手间香风阵阵,是刚刚才试制成功的……”

苏轼就开始翻箱倒柜:“哪呢哪呢?这个是好东西呀,我也要……”

苏洵怒了:“子瞻!张学士此番肯定会考较学问,你准备好了吗?你看子由多努力?”

苏辙放下书:“我也是看《史记》换换脑子,就算张学士考较,现看也来不及吧?还是子瞻和明润自在,信心满满。”

苏油就不觉好笑:“我就是去给张学士,呃,送酱油的。这才进学一年半,张学士肯定不会跟我认真,倒是你们俩,得拿出些本事儿,否则堂哥面上也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