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页

“然今每借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自放钱取息,非旨抑兼并、济困乏。欲民信服,不可得也。”

“新诏虽云不得抑勒,而上户必不愿请,下户虽或愿请,必难催纳,而后必生行刑督责、同保均陪之患!”

“乞尽罢诸路提举官,依常平旧法施行。”

知通进银台司范镇进言:“青苗钱者,唐衰乱之世所为。苗青在田,先估其直,收敛未毕,已趣其偿,是盗跖之法也。”

苏油的建议之所以没有被王安石和吕惠卿采纳,其实也是苏油的锅。

没有什么别的原因,都怪这娃太能赚了。

赵顼一共就拨给苏油六十万贯,还是在军器监成立很久之前,而给王安石两千四百万贯,是他上任参知政事之后。

一年下来,苏油不但把军器监搞得风风火火,还缴纳了三十万贯的赋税,还偿还了他三分之一的本金,还附带五万贯的利息,还得到了许多的军器!

相比之下,条例司就有些乏善可陈。

于是吕惠卿王雱等人认为这就是苏油建议王安石改青苗法的目的所在,让他们拿着两千四百万贯的钱财,只做六百万贯的生意,还要降息免息扶助四五等户,怎么算都搞不出什么政绩来。

六百万贯,就算三分息全部收回,也才一百八十万贯,这这这……

至于农田水利,那可是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的东西,就算赵顼再偏心,两边一对比,也怕是会有意见。

加上曾布怂恿,老王决定还是激进一点,来点立竿见影的成效比较好。

于是历史还是回到了老路上。

三月,苏油回了一趟汴京,给老张送行。

张方平和赵捦钡比尾沃拢欢u啥济挥凶龋鸵愿赣侨ィ谆乩矗早锶蚊畚牡钛浚猩惺槎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