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2页

“躬勤克慎,致君定国,博鸿有量,不介名爵。”

“故辅政数年,即求逊退。”

“朝廷崇遇戎勋,每加留慰。然或没于职任,或咎于细因,而能得优退者,五未足一也。”

“是乃黯没其先明乎?抑或蹈乖其前德欤?”

“实非惰情怠政,污语亏行,然日久年滋,咎归一人,积非而至毁,滞畅而畸衡。”

“况又勉身匡益,进拔经年,曲意选推,细求可任,虽桃李无言,其下蹊径亦自成者。”

“是故朝廷每欲酬贤,而事终难继。”

“臣闻玉垒当流,水工唯恐后去,不视质莹以构横浸。”

“香檀植户,园叟每请外迁,不耽气馥而閟积阴。”

“庶几梁稻夹堤,灾伤不遇;芳荼阖院,日露均亲。”

“斯非玉、檀之不美也,盖安丰和裕,矫胜二者尤多矣。”

“故请立《相格》,以为永制:”

“右仆射缺,左仆射独任者,三年当迁,出历六载,方可复任。”

“如三年不去,即以五年为极期,其后不可召复朝堂。”

“左右俱存者,左仆射可任至四年,其余当依独相例。”

“如是元臣初履,即谙去期,敢不忧劳勤任?常思身后,兢兢栗立,抑敢妄作骄矜?”

“先实而后,賔体至公,此皇宋万世不移之基,亦元臣全终哲德之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