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页

毕竟十万之众顿兵长安城下,而城里的曹军至少还有三万以上,双方正虎视眈眈,军务上容不得放松半点。幕僚们候了片刻,习祯先起身出外,姜叙随即跟上,十余人陆陆续续离开。

法正走在最后一个。待到踏足中军帐外,他才发现天已经黑了,黑漆漆的夜幕下,军帐周围的火把被风吹着,时明时暗,映得周围人影憧憧。偶有马蹄声传来,凭空增添了几分军中的寂寥肃杀之意。

法正在中军帐前木然站了好一会儿,直到被扈从牵来的战马不耐烦地打了个响鼻,探脑袋过来,探出粗糙的舌头舔了舔法正的面颊,大概是他面颊上有汗的缘故,带着咸味。

“走吧!”

法正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中军帐里,诸葛亮依然端坐,他也不抬头,只仔仔细细地拂拭自家的羽扇。随身带一柄羽扇,是他在隆中躬耕时养成的习惯。他也不用什么精致羽扇,前一柄旧了、坏了,就换一把,通常都用最简单的白羽,只不过一旦身在军中忙碌,白羽扇很快就会变成灰黄色。

身边脚步声响起,是汉中王来了。

刘备也不用坐席,直接踞坐诸葛亮身边。他将那份文书狠狠一掷,叹了口气:“孔明,我对孝直甚是失望。”

诸葛亮并不说话,静静听着。

“孝直是战国策士之流、良平之亚,并非笃行之君子,自从荆襄大战胜利、曹操身死的消息传到,他就在拉拢同伴,意图藉着攻取关中的势头,催促我更进一步。只不过我始终没有正面答复。而皇帝失踪于荆州战场的消息刚一传来,我就知道孝直必定心中喜悦。因为那样一来……”

刘备顿了顿,才继续道:“因为那样一来,我就没有理由再迟疑啦!”

他侧过身看看诸葛亮:“孔明当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刘备说的晦涩,其实意思很简单。

诸葛亮微微点头,拿起羽扇示意:“便如这白羽扇,初在手中崭新时,我日日拂拭,只恐它被污损。但使用时日既久,难免陈旧破败,破败到一定程度……我反倒不那么在乎了。”

白羽扇在诸葛亮眼中如此,刘备仁德敦厚的名声在法正眼中,也是如此。

对法正来说,既走在问鼎天下的道路上,有些事就一板一眼,不容回避。偏偏主君过于爱惜羽毛的性格,在这时候全然是个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