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页

总得找出个替代的渠道来,缓急之时,也能支应。

所以……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张飞身后屏风上,那幅巨大的西域地理图。

也不知怎地,厅堂里似乎有好些人呼吸粗重。

昔日博望侯使月氏、大宛、乌孙,遂凿空西域,贯通河西走廊,此后三百年,汉家在西域统辖三十六国万里之地。汉之威力行于绝域,万里折冲,无不如志。

如今,新生的汉室雄心勃勃,朝中文武自上而下,多激励奋发、胸怀进取之志。或许重定中原、河北尚需时日,可区区西域,难道能放着不管?

怎能坐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那些地方,长久游离在朝廷管控之外?

怎能坐视鄯善、龟兹、于阗等国妄自尊大,不知汉室重兴的消息?

更不消说,打通西域能获得多少商业上的好处!那可绝不能放过!

如今的朝中重臣,如诸葛亮等人,都是极有远略的大才。而此时杨阜、赵昂等人,更都是世代居住在凉州的大族代表。他们之所以推翻马超,投入朝廷怀抱,有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搭上朝廷的便车,分享贸易之利。

一旦朝廷透露出有贯通西域,重开丝路的念头,许多人闻风而起,全力推动,立即将这个念头转化成了不可遏制的大潮。

在张飞从汉阳回到成都之前,这样的会议,已经进行过好几次了。

诸葛亮本人就直接主导了其中多次,会上他直言不讳地谈及实际利益,简直不像是通常儒生作派。而这更使得凉州籍的官员们放开了胸怀,将他们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倾囊而出。

朝廷对西域的了解,由此不断加深,对当年的丝路贸易,也花了大力气去反复剖析。

在众人看来,原先的丝路贸易,看似绵延万里,其实是由许多短距商路拼接而成的。

汉家商旅的往来线路,大致以长安为东端,敦煌为西端,绝少更进一步。过了敦煌以后,月氏、康居等族胡人商贩再以层层传递的方式,将货物运过西域长史府的辖区。待到西域以西的数万里路途,自然也还是这样层层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