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宋朗旭追着马车多走了一段路,再抬头发现已经错过马车约定的地点,他抬头看路,原来他不知不觉走到了米粮街,正要找回去时,抬眼看街边招牌,宋记米铺的蓝色旗帜迎风招展,门口还摆着一筐筐白生生的大米面粉,二指宽的木招牌写着价格。

宋朗旭看着宋记的价格,再看看旁边的价位,眼睛不由自主眯了起来。

宋朗雪的夫家距离集市不远,公爹姓刘,是曾经宋父的同窗,不过宋父考上举人,而刘公爹徘徊在秀才之位上,多年不得寸进,好在家业颇丰,还能支撑他继续上进。

宋朗雪回了房间,正把糕饼拆开搭配着分好,刘家人口多,分东西也就有讲究,送礼如果送不好,光得罪人,效果比不送还差。

正分着,刘大姐夫推门而入,看到摆放的糕点直接上手就吃,含糊道:“吉祥糕饼的?味道还真不赖!”

宋朗雪一个不防,吓的胳膊一抖差点把茶壶扫下去,心脏砰砰直跳,好容易安定下来她才说:“对啊,我今儿去集市正好碰到旭哥儿,他硬要塞给我的,差点拿不了,正好分些给爹娘还有弟弟妹妹们。”

刘大姐夫一边大嚼红枣酥,一边眼睛骨碌碌的转,热情的说:“那旭哥儿最近怎么样啊?也不知道他吃不吃得饱,穿不穿的暖,可怜见的。你是大姐,没事可以多回去转转,看看弟弟妹妹,毕竟都是一家子骨肉,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宋朗雪狐疑:“你今儿转性了?之前我回娘家帮着做事,不过多留半天,你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如今倒是劝我多回去?”

“咳咳,以前那是我目光狭隘,脑子混沌,犯糊涂嘛!”刘大姐夫掩饰假咳,“被爹骂过了,这些日子我也想明白了,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多照顾照顾都是应该,怎么说也是咱们孩儿的小舅舅嘛!”

这话宋朗雪爱听,眼角眉梢挂上笑意,“这可是你说的!回头我真回娘家,不许再教训我。”

“一定一定!”刘大姐夫指天发誓的,保证自己再也不犯糊涂。

话分两头,宋朗旭带着基础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翻看,而是把账本全都找了出来。

前头说过,宋父名下有七间铺子,大小不等,一直都是租出去吃租子。但是后来田产增加,地里的米粮如果卖给米商,要被狠狠压价,寻思着反正也是要卖,不如自家开个铺子卖,反正东西都是现成的,于是就开了米铺。

但是宋父厚道,当初就对铺子里做了规定,自家田里产的米粮,一概比市价便宜一文,以回馈乡邻。

这些旧事还是最近赵管家想起来,就会告诉他的。宋朗旭看的出来,赵管家是打算慢慢把家中的人情来往,都交给宋朗旭。赵管家是一腔无私,而有些人就是,人走茶凉,心怀鬼胎了。

宋朗旭想了想,又把赵管家叫了回来,问他要米铺本年的细账,赵管家眨眼,“米铺的细账还要等半月才能送来。”

“好,到时候赵叔记得第一时间送来,还有,赵叔我给你瞧个东西。”宋朗旭把一张写满字迹的白纸挪到赵叔面前。

第五章

这些年风调雨顺,地里收成一直不错,不说年年增产,但至少没有跌过,再加上铺子跟米粮都是自家的,成本少,运输便利,怎么铺子赚的钱还是不多呢?

赵管家再看纸上,把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的纯利润统计出来,就能清晰的看出来,利润其实是逐年减少的,先是少了五两十两,然后扩大到二十三十,最后变成五十上百。

赵管家拿纸的手不停抖动,几欲把白纸撕破,一口郁气憋在心头不上不下

“欺人太甚!”

“赵叔先别急,我们手里也没有证据,做生意本来也是有赔有赚,谁能打包票说自己,一文钱都不亏?所以账本上的完全不能算是证据。”宋朗旭再重新把账本合拢,“所以,还有些证据,需要赵叔去收集。”

赵管家一愣,不得不吞吞吐吐的说:“但是现在米铺的掌柜,是大房夫人的表弟,沾了亲的。”事情要是闹大了,大房夫人再去求求情,摆摆长辈架子,作为晚辈的宋朗旭,自然只有吃亏理亏的份,可如果不闹大,对方能心甘情愿的把吃了的吐出来?

明明发现了自家铺子的蛀虫,偏偏还要忍气吞声,这都算什么事儿啊!

宋朗旭沉吟着,“这事我自有主张,赵叔先把证据收集完整,留在手里就算咱们最后不理,也要给对方一个教训。”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占的。

赵叔犹豫再三,终于还是离开。

宋朗旭重新把书本拿到案几上,有些事看起来是劣势,说不定又是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