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等到下午,他们再?重新搭乘马车返回,可比平时走路来回省事的多,哪怕花了一点钱,也觉得很值。

第一日?的试营业非常成功,可说是趟趟爆满,还有人为了坐车,等了三趟才轮到,即使如此也没打消他的热情,硬生生等到了。

接下来的几日?都是这样的情况,钱侍郎派了人统计数据,乐的是喜上眉梢,正要大手一挥再?多增加些车辆时,宋朗旭把人拦住了。

“钱大人有没有发现,一早一晚,才有这样爆满的情况,中间的时间反而清闲一点,车辆数刚刚好。如果要加车,不能按照高峰时段的数据来增加。”

钱侍郎回忆着?这些情况,恍然?大悟:“幸亏宋大人提醒,不然?我还真?没发现这点。”

如果一味的增加车辆,中间会产生相?应的空闲期,会增加整体?成本,他在心里大致计算过后,这才想好怎么合理增加车辆。

半月之期一晃而过,钱侍郎要统计相?关数据上报时,才发现这不起眼的小事,赚了多少银两!

瞧着?好像几文,十几文的钱不多,奈何京城的人流量足够多,再?有一来一回,积少成多,聚散成塔,攒着?攒着?竟然?也成了一笔大数目。

而这还仅仅是三条主?干道带来的利润,如果把人流量大的干道都包含进来,再?推广到各个?大州城钱侍郎只要算一算这笔账目,都头晕目眩,难以置信。

但?摆在眼前的数据是真?实的,更没有虚假计算,钱侍郎一边统计好信息,一边思忖如何该如何上报。

他又想起宋大人曾经在他耳边说过的话,只觉得宋大人虽然?年纪轻轻初入官场,却是做事老脸,异常可靠,把他疏漏的方面都一一补上。

比如被宋大人称为“售后”的方面,车辆维修更换,路况更新,车夫的人身安全?,以及如果保证出?现意外等等的特殊情况都要考虑到,钱侍郎一边想一边写,熬了几个?大夜,这才把奏折重新写好。

等他递交给隆庆帝后,隆庆帝看完之后先笑?了:“这背后少不得有高人指点吧,钱卿?”

钱侍郎老脸一红,嗫嗫道:“瞒不过皇上,这主?意当初就是谢大人跟宋大人一块儿出?的,臣主?要负责执行,谢大人还忙着?建厂的事情,所以才是臣来做执行。”

“钱卿倒也不必妄自菲薄,”隆庆帝安慰着?:“能耐下性子做事,也是一项长处,大臣们有人善于出?谋划策,有人善于做事,这才是相?辅相?成,共同?为国为民。”

隆庆帝夸过人后,又重新给钱侍郎拨了些人手,让他先做着?此事。

而那头,大江一厂建设着?如火如荼,一切都在正轨中。

第一批的自行车上市后,可以说是引起了抢购的风潮,前有比赛的预热,后有马车引起的热度,自行车可说是一辆难求,还有人想尽办法?走关系,只为了买到车子。甚至还出?现了黑市,翻了倍的卖。

谢雪斋一边命人控制黑市,一边加紧生产,直到渐渐控制住了整体?价格,即使如此,依旧供不应求。因为京城内流行什么,上行下效,周边的城市也一定会流行什么,更别说还有江南江北等等地区,会根据流行风尚来尝试。

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里,自行车都会是个?热门商品。

谢雪斋点算完第一个?月的利润,整理好后交于隆庆帝过目,隆庆帝一看这个?数字果然?非常高兴,一连声的交好!

这才短短一个?月,纯利润就达到了五千两,怎么不高兴呢?更何况这些还只是刚刚开始一想到后续产生的利益,隆庆帝都能笑?开花。

虽有税收,但?是每年的修缮维护,赈灾,戍边等等所费巨大,一分铜板当成两分花,银子当然?是越多越好的。

隆庆帝一高兴,就琢磨着?要赏些什么,谢雪斋正管着?丰产司,职位重要不能轻易挪动,所以只能赏些经营和虚衔以资鼓励,让他继续努力。

反而是对宋朗旭的奖赏,让隆庆帝难以决断。

平心而论隆庆帝是非常了解宋朗旭在其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的,没有他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也没有丰产司目前的成绩,但?要是加官进爵,又担心木秀于林,被摧之。

要知道宋朗旭还在翰林院内担任编修,甚至不足一年,还在熬资历阶段。

提升的太?快不好,有功不赏也不好,隆庆帝想来想去,愁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索性把人召进宫中,打算问个?清楚。

宋朗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宫的,他似有所感,想到最近被封赏了个?虚衔的谢师兄,大概明白自己这次进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