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21世纪票证时代 全大 1598 字 2个月前

原本留在兜里的最后几块钱,也想着还是花出去比较安心。

不过超市里这会儿已经有点后劲不足了。

之前大家抢购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超市的囤货,或者是经销商的囤货,或者是厂家的囤货。大家相互之间调货,以响应ZHENG府的号召,和满足大家的采购需求。

新闻播出后,只有极少有厂家还在生产新货,一般的厂家都是工人回老家了、设备不能用了、老板和小姨子私奔了,等等原因停产。

当然现在用途最广的陶瓷厂是个例外。供不应求不说,一般陶瓷生产都是整个镇都是干这个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景德镇,而且生产过程也不需要塑料制品的设备。可以说完全没有影响。

话说回来,原来的囤货,就代表用的是塑料包装。

超市也比较机智,新闻播出后,就开始给自家商品换包装。

油、调料什么的,都转移到大水缸里面,来买油的都要自带容器,完全是上个世纪供/销社的样子。粮食也都放在陶缸,或者木斗里面。

但是也不能做到所有商品都能给换上新包装。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

油、粮两种都是重点保护对象。

其他的东西就很随便了。

像护肤品什么的,包装盒千奇百怪。

有些放在铁皮盒子里面、有些放在玻璃罐头瓶里面、夸张点的居然用的是装耗油的瓶子!关键是用起来还有股耗油的味道,甚至还有分装时候不小心弄进去的不明毛发等等。

这时候,原始的蛤蜊油居然成了高档货!

包装干净漂亮,比耗油瓶子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效果……最起码能防皴裂。更重要的是,那个蛤蜊盒子能重复使用!

“给我来二两香油。”

“二两?你至于扣成这样?这香油还是好不容易过来的,下次什么时候有还不好说,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儿了。”

“我的老姐姐~您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这一个多月来家里只出不进。现在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瓣花。

就这二两,还是家里孩子馋了才舍得买点儿,做面条的时候滴上两滴,尝尝味儿就成了。明年家里自己种点芝麻就好了,今年就先熬一熬。”

“行嘞,二两香油,先去收银台结账、秤瓶子。”

“你把瓶子扶好,倒了我可不管啊。”

另一边。

“老板,你们这蛤蜊油什么时候到货啊?”

“那怎么好说,现在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买这个玻璃瓶装的啊,这种还是牌子货呢。”老板极力推销耗油牌润肤乳。

“我不要,一股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