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21世纪票证时代 全大 1582 字 2个月前

算上吴晓梅上门借棉花那次,王笑笑这个月前前后后接待了四波上门借东西的人。

有借红糖的,说是家里儿媳妇儿小产了,想给补补。有借搪瓷盆的,说是家里忘记囤货了。还有借鞋子的,说是家里没鞋穿了。

这些人还精明的很,特意避开了秦老太在家的时间。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秦家周围放了监控器了。

王笑笑就纳闷儿了,你们家儿媳妇小产、那家没有囤货、他们家没鞋子穿了,关我家啥事儿啊?

你们好歹拿着东西来换也成啊。一个个开口就是“借”,也不说什么时候还,我们家是欠你们的不成?

后来还是王大婶提醒了王笑笑才知道,原来这些人还是吴晓梅指使的。

上次吴晓梅上门借棉花,王笑笑本来不想着借,毕竟这人实在有去无回。但是一想到月事带都没有了,作为一个女人,确实理解这其中的不便与无奈,就给了她两把棉花,不说干别的,做条月事带还是够了。

结果吴晓梅这这段时间没事儿就在外面和那些与她‘志同道合’的人说,什么秦家有老些东西,用都用不完。什么秦家老大那口子小气,家里的棉花都堆到仓顶了,就借了她一小把……

在外面叨叨完了,还怂恿和她志同道合的人去秦家借东西。反正不借白不借,哪怕能多借一根线呢,那也是家里多了一根线呐。

王大婶一向不喜欢吴晓梅那群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爱和吴晓梅一起玩的几个女的都是‘钉耙’。

连不是她们圈子里的王大婶都听说了这事儿,可以见得她们把事情传的到处都是。

王笑笑懊恼得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就你有同情心!就你善良!这都是第二次在吴晓梅这里吃亏了!什么时候才能讲点儿记性?

好在村子里的人虽然爱说道是非,但是也有基本的判断能力。秦家的条件确实是好点,但是肯定也没有吴晓梅说的那么夸张。

当初王笑笑一家回去的时候带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在她回去之前就一直在往家里寄包裹。秦老爹和秦老太基本上每天都要去镇上拿包裹,还都是大包裹,秦家去镇上要路过好些人家,这事儿在村里不是秘密。

村子里大多数的人都比较淳朴,但是无可避免的有那么几颗老鼠屎。好在秦老爹和秦老太在村里经营了大几十年,颇有些名望,村里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秦姓,这几颗老鼠屎也掀不出什么大风大浪来。

王笑笑只能蔫蔫儿的吃了这个教训。

有些女人真的很懂如何抓住人心,一边诉说着生活的无奈,一边流着眼泪向你借东西的时候,你根本无法和她正面杠上。惹不起,那就只能躲了。

为了避免和这些上门的人碰面,每天家里忙完了就去外面溜达,外面没啥好溜达的就去山脚转转,实在没地方去了就回趟娘家。反正就是避免正面撞上。

王笑笑整天往外躲的事情秦老太太很快就知晓了,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呆在家里的时间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