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某年某月,有一大宅院......

说书人将故事讲得一惊一乍,宅院内的矛盾、陷害简直是高/cháo迭起。

下面听故事的亦是沉浸在了其中,当听到二嫂子为了陷害小姑子,特意求了一尊有问题的生子观音给子嗣不丰的小姑子时,均面露不忿。直至故事最后,小姑子日日求着生子观音,最终却罔送了性命。

一时之间茶馆内连茶碗都摔了不少。

林白花了半天时间听完整了这个昨夜才写完的故事,对着小全子耳语了几句,示意接下来的舆论推动。

短短两日功夫,整个京都都传遍了这个故事。一开始大多数人也以为这是杜撰的,多是默默为故事里的小姑子流了泪。

你说说这高门大户的历来姑娘比媳妇尊贵,若每个媳妇都像故事中的二嫂子那般想,那小姑子还有活路吗?

但没过多久,隐隐流传出了这故事是仿着京都一高门贵府写的。说得还有鼻子有眼的,更有那较真的一一比对了起来。

这一比对却是吓了一跳,这......这时间节点怎么和贾府有些相似?听说前几年贾府的二夫人确实向高僧求过一尊送子观音。这贾府出嫁的姑娘可不就是子息艰难吗?十来年才生下了嫡子,而且呀确实是贾王氏送了送子观音后不到一年逝世的。

流言的传播永远是最快的,更不用说林白还在其中推波助澜。作为一个经历过信息爆炸的现代人,即使换成了古代环境,要想让一个消息传遍京都也不是多难的事。

大街小巷、高门大院,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八卦着。

贾府历来不喜jiāo际,贾府的下人倒是消息灵通,没几天就清楚的知晓了之间缘故。一时之间看向王夫人的神色都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