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樊笼 卿隐 920 字 3个月前

声音不复记忆中的清润,带了丝疲惫的嘶哑,却一如既往的不疾不徐,不卑不亢。宋毅这般看着她的侧颜,眸光深了几分。

大理寺卿道:“何来冤枉?难道你并非那昔日凉州福王嫡子姒晋?”

“大人明察,草民并非姒晋。”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方血书,双手举过:“草民姓苏名青,是无辜被叛贼挟裹的普通百姓,被以贼首之污名入狱,着属冤枉。草民谨以血书,以此明志,望大人过目。”

有衙役几步上前接过血书,然后呈递上座几位官老爷。

血书于案上展开。半丈宽的白帛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血书,字字泣血,句句含怨,令人动容。

大理寺卿道:“堂下之人,你说你非姒晋,而是江夏城南麓书院山下常居的普通百姓苏青,可有人证?”

苏倾默了会,道:“有。南麓书院的夫子学子皆可证明。”

话音刚落,苏倾明显刚到落到身上的一道光陡然锐利。却也稍纵即逝。

宋毅垂眸捏着眉心掩住眸底戾色。

他突然想到,之前他接到的密信中提到,这三年来那叫沈子期的男人,与她过往甚密。

不,是魏期。

之后大理寺卿又问了若干问题,苏倾皆按照之前那狱卒所教授的般一一答复。

又有当时收监的官员呈上物证,是些能证明苏倾身份的户籍等物。如此连番操作下来,苏倾这一被席卷至此桩叛乱案的无辜百姓身份就愈发清晰明朗起来,剩下的便是人证了。

大理寺卿暗下松口气。今日过堂这连番操作也算是几乎毫无破绽,只待江夏城的人证过来,那堂下之人便应该能脱身了。如此,他倒也成功完成宋大人交待的任务。

三位负责官员略一商量,便且定下将那堂下之人暂收押大理寺狱,待几日后南麓书院的人证至此,届时二次提审再下最终定论。

大理寺卿一拍惊堂木:“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