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丈母娘看不上女婿

郑氏瞥一眼傅娆,见她怔愣愣的,暗暗睃她一眼,示意秋香过来倒茶,又温望着皇帝笑,“您怎么又携这么多礼来,我们在受有愧。”

皇帝语气温,“夫人客气,我们做『药』材生意的,都盼着能上典『药』局的名录,多亏傅姑娘帮衬,给我们解决麻烦,过这个坎,今后便是财源滚滚,是以备薄礼相赠。”

郑氏不懂官场那些弯弯绕绕,还真当傅娆帮人家忙,这解释得通人家三番两次送礼来。

“,您的夫人少爷呢,怎么没带来?也好叫我瞧一瞧夫人风采…”

皇帝搁在桌案上的微微一动,眉峰锐利地瞥傅娆一眼,傅娆也跟着慌,『露』出几分不自在来。

她没料到郑氏会请陈四爷过府宴,是以前日郑氏问起陈四爷家室,她据已告。

皇帝来前倒也想过,他年纪摆在这,也不可能去骗郑氏。

今日来,纯粹是闻郑氏邀请,刚好从南军都督府回来,顺道来看看,借机给傅娆送些年礼来,省得她怀着孕四处『操』劳,也没打算做什么,毕竟时机还不到。

可真正来,到郑氏这话,心多少升起些许闷胀。

他不年轻,在郑氏眼,定是配不上她女儿。

兴头一下全给搅没。

皇帝舌尖抵着右颌,低低闷笑一声,“夫人身子不好,在老家养病,不曾随行…”

郑氏愣愣,“原来如此,闻先生要回蜀中,便设薄酒给先生送行。”

回蜀中?

谁给他寻得这么憋劣的借?

他下次不用来吗?

凛冽的视线朝刘桐与孙钊撇去。

孙钊暗暗抚抚额,为功送出家具,不得已寻卖宅的借。他垂在身侧抓紧袖,一副请罪的『摸』样。

皇帝收回视线,想想答道,“原是打算回蜀中,眼下进典『药』局的名录,还要留在京城一段时间。”

郑氏不以为意,“哦,这样呀,不知先生除『药』材外,还做哪些生意?”

皇帝指轻轻扶在茶柄,细致提几样。

郑氏不懂,随应承几句,目光瞥到刘桐与孙钊身上,只觉这二人长相气质皆是不俗,忽的生出几分心思。

“娆娆,四爷难得来,你去给四爷做个家常菜。”

傅娆心中生出几分警惕,母亲这是想支开她,

莫不是瞧出端倪来?

她与皇帝暗暗一眼,皇帝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傅娆也确想给他做道拿菜便退出东厅。

待她一走,郑氏指着刘桐与孙钊,笑眯眯问皇帝,“陈先生,您这两位属下气度不凡,瞧着不像是寻常人物?”

皇帝轻轻叩着桌案,含笑回道,“夫人眼力不错,他们跟着我走南闯北,有些薄名…”

郑氏神『色』一亮,视线在刘桐与孙钊当中抉择一番,只觉刘桐更为高,遂问道,“这位义士是哪人?”

皇帝微微错愕,瞥一眼郑氏满脸兴趣的样子,意识到什么,心中猛然一沉,顶着一张分辨不出什么颜『色』的脸,盯紧刘桐。

刘桐顿时汗流浃背,道,“在下徐州人士…”

“哟,徐州与咱们青州毗邻,我外祖便是徐州人,咱们也算半个同乡,”郑氏含笑,又问,“家中几人?”

“…”刘桐深深吸着气,“十几人…”

“可曾中举?”

晋武职皆是世袭,刘家世代袭锦衣卫职,不需要科考。

顶着皇帝杀人的视线,刘桐差点要跪下来,他闭闭眼,咬牙道,“不曾。”

郑氏顿时没兴趣,同时,心中也生几分颓丧,近来陈衡不见来府上,郑氏便猜二人这婚事怕是泡汤,心中郁碎许久,前日陈四爷着人送那么多家具来,邻街坊只当是有人来下聘,她只得以远房亲戚为由解释过去,现在邻皆知她家女儿年纪,被人辜负退婚,打着各种主意的都有,她心中焦急,自然将女婿的门槛降档,是以今日见刘桐与孙钊便起几分心思。

可哪怕急着将女儿嫁出去,至少也得是举人一流。

刘桐不行,还有一位。

郑氏立即将主意打到孙钊身上,“这位义士老家何处?”

一贯淡漠情的孙钊忍不住愕愕,他可是个阉人,他嗓子涩涩,利落道,“在下行伍出身,刀尖上淌血的人,不值得夫人挂记。”怕郑氏不死心,连忙补充一句,“不曾中举。”

晋内庭曾设内书房,从翰林院选人教授内监习字读书,为司礼监批红培养人才。

孙钊三岁入宫,自在内庭习书,当年内书房考核也算内监中的状元。

郑氏笑意僵在脸上。

这种人也不能要。

心跟被浇一盆冷水似的,顿时兴致缺缺。

气氛陷入诡异一般的寂静。

郑氏干坐片刻,目光忽然落在皇帝身上,顿顿,轻轻一笑,“陈先生,您底下的人尚且如此出『色』,平日结交的人怕是更不得”

闻弦歌而知雅意,郑氏这是想让皇帝给她留意女婿人选。

刘桐与孙钊二人已不敢去看皇帝的脸『色』。

孙钊胆,硬着头皮替皇帝拒绝,“夫人,县主聪慧果敢,陛下甚是看重她,曾放话要给县主指婚,县主的婚事,您别『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