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郑大人郑百语也在其中。

互相打过照面,郑百语主动问:俞大人,你有没有听说刚刚外头的事?

俞景行摇摇头问:外面怎么了?

姜大人的轿子被一个小娘子给强行拦下来了。

那小娘子像是要滚钉板告状。

不知是有什么冤情。

我听那小娘子的口音应该是豫州人。

不是说从河间府来的么?

也够辛苦的,还带着个小娃娃。

我方才听见一耳朵,那位小娘子是要为自己的丈夫伸冤呐。

郑百语刚刚和俞景行说得一句,其他人便七嘴八舌将事情说了个囫囵吞枣。

俞景行从他们的话里大概了解到是怎么回事。

豫州口音、河间府、要为丈夫伸冤这些字眼让他不禁蹙眉。

他手里面这一桩弑夫案同样是河间府的。

那位喊冤的小娘子现下何处?

俞景行沉默半晌,开口问。

郑百语一愣。

见他似乎当真想知道,唯有指一指门口的方向:姜大人让人把她带走了。

俞景行没有见到那个喊冤的小娘子。

他想确认这两件事是否其实是同一桩案子的计划随之落空。

未曾想,翌日,事情有新进展。

那小娘子得到庶吉士方坤与一干学子的支持,他们帮她为她丈夫联名上书辩冤。

刑部尚书姜淮姜大人,为此在早朝上向永平帝请得旨意,重新对这一桩案子进行审理。得知大理寺是俞景行正负责此案的复审,永平帝便让他也参与案件会审。

会审是三司会审,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均派了人负责。

除去大理寺是俞景行之外,刑部派的是罗承宗,督察院则派的沈勇。

罗承宗,俞景行是很熟悉的。

毕竟他们同一年参加科考,之后又一起在翰林院做过事。

督察院的沈勇沈大人,俞景行接触不算多。

但他此前曾耳闻这位沈大人刚直不阿、清正廉洁,倒是也没有太多的担心。

在提审那位想伸冤的小娘子之前,俞景行找罗承宗商量卷宗的问题。罗承宗平日里待人虽冷淡,但是做事一向不含糊,总归会认真对待,自然不会故意为难他。

罗大人看过卷宗以后有什么想法么?

俞景行在外人眼里性子冷淡,可如若和罗承宗比起来,终究输一筹。

罗承宗头也不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