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算了吧。”陈冬青被他说的有些不好意思,脸边挂着丝红晕道:“都嫁人了,穿得那么好看有什么用。还不如把钱存下来买两亩地。”

“白术啊,你之前说哥儿也必须得自己赚钱的时候,我还不理解。昨天白李氏的事情,才是彻底把我给打醒了。”陈冬青叹了口气说道:“你看看白李氏,一个女人,容易生养。嫁的又是村里的富户,可比我的命要好多了。可还不是照样被恶婆婆打骂,连自己的孩子也保不住。倒还不如和你一样,潇潇洒洒的赚了大钱,房子和地都有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这样想就对了。”白术说道:“你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往后粒儿的生活也会好的。”

“我们和你不一样。”陈冬青摇摇头:“你这么聪明,脑子里赚钱的点子一茬一茬的。我们能跟在你后面,混口饭吃,就已经很好了。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得出那么多的主意……”

白术当然不可能说因为自己是穿过来的,更何况他觉得,大宣朝里的聪明人不少。

那天他去府城,听到那些商人们讨论的几个大户,哪个都不比自己要差。而那些人和白塘村村民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从小读书习字,又有家庭环境的熏陶,所以见多识广,和这些村民的见识是不能比的。

于是白术便对陈冬青说道:“你要是想让粒儿变得更好,不如让他去读书习字。这读书最能增长见识,对往后粒儿可有的是好处。”

陈冬青一听,立刻否定了白术的提意:“粒儿一个哥儿,又不能考科举,读书有什么用?那村学里读书也不便宜,还要买笔墨纸砚,样样都是钱,我们可付不起。”

白术听了,便没有再劝,他知道一时半刻,陈冬青的思想是扭转不过来的。

不光是因为他觉得哥儿不用读书,更多的是因为贫穷。

一个贫穷的家庭,最多的还是想着温饱问题,怎么能多吃一顿肉,多买一斤粮。

病都病不起,哪还有余钱送孩子去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