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茶舍里不过两碗甜汤茶水,就着点心打打牙祭。平日里忙碌的百姓坐得满堂,被吆喝的小二在中间穿行,还和他们有说有笑。

“姜二,你怎么不跟着去谢师?”

“父亲去了,我就不必陪着去了。”

“话是这么说,可有机会能登门拜师,不去多可惜。”

“读书又不是种地,那是动脑子的事情,你以为谁都能做?你怎么不去?”

“不去,供不起!”那人连忙摇头,数着读书要用多少钱,算来算去他们又是平庸之辈没有背景,砸了钱也挣不到钱,反而浑浑噩噩拖了家中钱财。

姜二听了自然笑,“逗你一句还当真了?就你这脑子,就是身在富贵人家也只能跟着享受不能挣钱的命。”

那人不以为然,“那不是正好,何必那样辛苦。”

堂中人你一言我一语,听得羲和直皱眉,她记得自家书院学费虽然不便宜,但是好学优秀者有相应的奖学金。除此之外贵生村的一系列商业政治人脉等关系相连,这也让许多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得到提前锻炼,偶尔的比试优胜更能受到世人的追捧争抢。

学院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苦心经营之后也得到了世人敬仰,私学中的标杆。

羲和就是觉得名声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为未来学业环境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可惜她听了许久,始终没有科举制又没有有才者自荐上门的例子,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除了姜二除了几句家中所见所闻之外,很快话题又归于生活化,要不然就是谁家发迹起来之后纳了几个妾室,谁家逆子出门偷鸡摸狗之类的。

所谓坏事传千里,人的本性总是八卦凉薄。大多数只顾着自己的一时痛快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丝毫不管事情真相与后果。

这也让侧耳倾听的羲和觉得无趣,这种事情太多了,早没有意思。与其在这浪费时间,还不如去读书人大户人家聚拢的玄女庙听得有用。

念此,羲和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