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毅上前一步,朝兴平行了个大礼,询问道,“叨扰兴宫使,可否允家母与这位姑娘说几句话。”

董慈兴平都知道董陈氏要说什么,董慈不知道该怎么办,站在一边不说话,兴平便乐呵呵回礼道,“小公子有礼了,只是今日天色晚了,老奴还得赶回宫里回主子的话,不好耽误了,不若待明日天明,小公子与令堂再进宫拜见太子,介时有话再说也不迟。”

兴平这么说,一行人不但不纠缠,反倒是千恩万谢的朝兴平行礼,欢喜激动的目光压得董慈喘不过气来,董慈拉着兴平快步走了,几乎都算得上落荒而逃了。

兴平见她分明知道却又算不上高兴的样子,奇怪问,“原来姑娘你老早便知道了。”

“也就刚刚才知道。”董慈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忽地停了脚步,狐疑问,“那兴平你早知道了?怎么不先告诉我一声,这么突然吓了我一跳。”

兴平噎了一下,心说还有更吓人的,姑娘你定了亲了,要进宫当太子妃还得费诸多周折,兴平叹了口气道,“晨间这才猜测呢,眼下看来是当真的了,咱们还是快些回宫罢,公子还等着呢。”

董慈点点头,回了月泉宫进了卧房,赵小政正坐在案几处理政务,董慈在房间里绕了两圈,最后在赵小政对面坐下来,杵着脑袋想董陈氏的事,眉头打结。

赵政看向董慈背后的兴平,兴平便上前低声禀报道,“太史令董鼐的家人求见公子,刚刚出宫的时候遇上了,老奴让他明日再来。”

兴平这么一说,配着董慈神思不属的模样,赵政便明白董家这是找他要人来了。

赵政摆手让兴平下去,看向对面走神起来也很漂亮的小奴隶,心说她看起来也不像高兴的样子,这反应也太奇怪了些。

赵政搁下手里的文简问,“以后你就是有父母亲人的人了,怎么反倒不高兴了。”

董慈心里是有点高兴激动的,可她想得更多,亲情这东西不比其他,轻易沾上就难以割舍,又沉重又珍贵,她若当真是认下了,往后她倒是一走了之忘了个干净,留下董家人再受一次失去女儿的痛苦,她此行倘若顺利,也就几十年的事,说不得还要两位老人家白发人送黑发人。

倒不如现在不承认,董家人也不过失望一些,日久情深,她真走了,就不是失望这么轻巧的了,董慈将心里那一丝暖热的期待压了下去,朝赵政道,“公子可否帮我一个忙。”

看样子真不像想认亲的,赵政点头应下,“先说说什么事。”

董慈长长舒了口气,脑袋搁在案几上,闷声道,“我不想认他们,公子可否帮我安排个合理的身世,让董家人相信我不是她们女儿就行。”

这可真是出人意料,赵政失笑道,“你可是想清楚了,认了亲能脱了奴籍有父母兄姐疼爱不说,往后还可以嫁一个好人家,这件事你顶着个奴隶的身份,是想都不要想了。”

赵小政说得头头是道,董慈忍不住抬起头来看他,心里不住咂舌,这么豆丁大的孩子也知道娶不娶亲了,十三岁,前世她在干嘛,说不定还蹲在院子里玩泥巴呢。

董慈这就来了精神,赵政不由也来了些兴致,开口问道,“你想嫁个什么样的人家?说说看,我毕竟是太子,说不定还能给你找一个更好的人家。”

董慈见赵小政还当真了,失笑地摆摆手道,“嫁什么人,我不可能嫁人的。”

这话可说的稀奇了,赵政见董慈脸上的神色不似作假,不由问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不嫁人要做什么。”

当然是为大中华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了!

董慈想着也觉得自己挺搞笑的,就因为穿错了宿体,她还得在战国当几十年的孤寡老人,再怎么她也不可能在战国成亲的。

这件事她倒可以实话实说,因为就算她说了,赵政估计也就当她是个神经病,说上一百遍,也没人会信的。

董慈忍俊不禁,压着笑一本正经道,“我要做的事很多,像以前埋典籍那样,我要给后人留下很多很多的典籍,还要关心百姓们精神上幸不幸福,能不能创造出新东西,这些做不完,我是不可能成亲的,哈哈………怎么样,这个理由够不够伟大?说服力强不强,是不是很佩服我?”

作者有话要说:(⊙o⊙)…今晚是不是专门收刀片……

第45章 我心中自有丘壑

董慈说得嬉皮笑脸, 赵政却不觉得她在说假话,因为她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之前的事尚且不说, 这几日来月泉宫的人越来越多,请教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

董慈对这些素昧平生的人, 拿出了对他十倍有余的耐心,她若是跟他说做到这种地步只是因为好玩,恐怕连鬼都不会信了。

董毅上前一步,朝兴平行了个大礼,询问道,“叨扰兴宫使,可否允家母与这位姑娘说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