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走到案几后坐了下来,示意他们起来,“不必多礼。”

蒙恬还不满十三岁,蒙毅更小,只有十一岁。

两人年纪虽小,却因出生名将世家,自小受了蒙骜蒙武的熏陶培养,自小就文武皆修,学识品性非同凡响,说话做事自是与旁的同龄人不同。

蒙恬与赵政结交的时候,赵政都还不是太子,一两年过去,两兄弟了解了些赵政的脾性,相处起来就比旁人多了两分随意,两人见赵政给他们准备了饭食,也不推脱,坐下来用了饭,这才开始谈论政事。

蒙恬年纪大些,立了志要像蒙骜一般征战沙场奋勇杀敌,时时刻刻都关注着边疆战事,秦军兵败的事他早知道了。

蒙恬想起战无不胜的爷爷此次兵败失利,自己也有些颓然,起身朝赵政行礼道,“蒙骜战败,让王上失望了。”

赵政示意他不必多礼,开口道,“此事不怪将军,魏无忌窃符救赵开罪了魏王,之后一直在赵国避难,倒没想魏王不计前嫌,肯放下私仇请魏无忌回朝,又加之魏无忌此人声威赫赫,六国愿意听他的吩咐,换了旁人,只怕也合纵不起五国来。”

蒙恬还未说话,倒是旁边跟着的蒙毅不住点头道,“魏无忌为了魏国生死存亡,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回国抗秦,此等品性,也难怪其他五国肯施以援手,听他的吩咐了。”

蒙毅年纪小,却聪慧至极,童音稚嫩说得头头是道一本正经,惹得旁边候着的兴平都笑了起来,蒙恬神色稍缓,又精神百倍地道,“等着罢,总有一天,蒙恬也上战场杀敌,打到魏国大梁去,掏空他的老巢!”

赵政却是看向一直抚着下巴沉思的蒙毅,开口问道,“蒙毅你说说看,此事何解?”

见王上与大兄都看过来,蒙毅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下脸,坦白开口道,“反间计,魏圉此人对魏无忌本就诸多猜忌,此时战事已休,咱们派人到大梁传一些谣言,只说信陵君声威赫赫义薄云天,六国之人只知魏国有信陵君,不知有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