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殷受的信言简意赅。

甘棠见他语气正常,不亲不疏,心里倒长长舒了口气。

殷受虽是天生聪慧,可性子里带着我行我素的乖张,除了国政之外的事,多半都要凭着自己的喜好来,又特别傲气。

先前头也不回地去了崇国,三月来一封信都没回,她还真有些担心他是不是脾气上来了要胡来,刚结婚就吵架离婚,被人怀疑,难免要生出事端。

甘棠吩咐小六去寻了个手艺好的匠人过来,嘱咐了两句,便派了两个士兵护送他前往崇国,专门教授其它匠人烧制砖瓦。

瓦本就是晚商的产物,砖稍后于瓦,最迟也不会晚于西周中期,只是并不普及罢了。

冶铁的时候有匠人拿过来给甘棠看,提了些想法,她顺手推一推,给了加过黏土变得集邮粘性的石灰石砂浆,这件事便算成了。

石灰砂浆虽还不能达到水泥的效果,但有了这三样东西,商人的住房条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至少有一部分富人,会先从草拌泥土垒房,茅屋顶的房屋中先一步解脱出来。

也会催生新的行业,没有土地的匠人和农奴,也有了新的去处。

砖墙房在甘棠眼里很脆弱,但比起这时候的纯土屋,抗灾害性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一步步改善住房条件和住房质量,还是很有必要的。

她手底下的事情越来越多,门类繁杂,烧制砖瓦替富人盖房子成单独的一门进项,需要更多的人手帮忙管理,三月的工夫甘棠接连下了三道招贤令,上层监管,下层匠人,多半人都有甘源甘玉来定,只一些特殊的才需要甘棠亲自过目。

毛遂自荐里有好几个比较特殊,姬旦、付名、陶邗、夷武、辛甲、尹佚、南宫适、两个小方国的诸侯王公大臣孔箜和武鑫。

诸侯王在商王身前随侍任职本是常事,但甘棠没想到她发求贤令能引来这些人。

甘源来报的时候甘棠正让医师给她做针灸,听得初选过后的人有好几个大人物,当真生出了股周公吐哺的急切心,不顾医师的阻拦,当即拔了针穿好衣衫,急匆匆往正殿去了。

姬旦能力和此来的目的自不必说,甘棠在意的其它人。

里头辛甲、尹佚、南宫适都是西伯昌手底下的能人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