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专业村的梦想破灭了

刘玉豹领着一群人在刚刚解冻的土地上圈了一块一百亩大小的地方做为306厂址,还是老政策,有自愿来帮工十天的,家里小孩免费入学。

但这次干活,来的人不多,主要是靖安现在太忙了。

种地的把攒了一个冬天的粪肥往田里送,有车的忙着跑运输,厂里上班的现在天天加班,也没时间出来帮工。

靖安粮价上涨也很厉害,一户人家每月支出多了几十个铜板。牛羊肉上涨的就更多,由于刘大双去年冬天把牧民手里的牛羊收了很多,本来牧区存栏量就很低。日俄一开战,俄军不断从俄国进入东北,对肉类需求大增,这一下把牛羊肉的价格一路推着上涨。

大大小小商人开始进入牧区收牛羊,更是把牛羊的价格抬的高高的。很多牧民顶不住银子的诱惑,连种畜都卖了。

靖安县城同样是物价飞涨,刘大双不得不给厂里工人每个月加了一百文的补贴。每天也会宰几只羊投放市场。不过,有大量的羊骨头和羊杂出售,老百姓日子也过得去。

上涨最厉害的是土豆,从一文十斤涨到一文两斤,但这个季节,农民手里是没多少土豆了。只有刘大双还积存着海量的土豆,每天不停地拉去昂昂溪。

孟家村里人几乎一致决定,不再和刘大双签约,他们心里落差太大了,觉得刘大双赚的就是他们的钱。

就连孟氏都说:“大双,你给高点价,要不村里人背后都叨咕我了。”

这个刘大双不能答应,他选择让市场去调节。土豆价高了,对于他的酿酒成本影响极大。所以,他只好讪不搭地安排自己的地里多种了几万亩。

他的清末专业村的梦想破灭了。

小麦是今年他种的最多的,差不多有三十万亩,这还是因为人手畜力不够,否则,他的六十多万亩地他打算都种小麦。其它又种了几千亩的黄瓜、番茄、胡萝卜、大萝卜等蔬菜。玉米只种了几万亩,够用就算了,他估计秋后玉米会多的堆成山。这是个人少地多的地方,人们一旦疯狂起来,这粮食就会烂大街的。高昂的运输成本注定本地粮食只能在本地消化。

姚平治现在学精了,跑来问今年收什么粮食?

“小麦!”刘大双简短的回答。

姚平治赶紧跑回洮南去安排,同时也给家族传递了信息,准备资金,大量收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