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杨廷和道:“臣知。”

刘健,李东阳,谢迁,韩文,刘大夏。他们都是忠臣,都很有能力。可是他们年纪都太大了,终有一日会致仕回乡。

而太子还太小,手腕不够高超。他和谢伯安,就是陛下留给太子的心腹。要辅佐太子做一位盛世明君。

“你是太子的老师,他能够听得进去你的劝诫。你要告诉太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为君之道。不要让他走上错路。”

杨廷和道:“臣遵旨。”

“叫谢伯安进来。”弘治帝道。

“是。”

杨廷和出去时,就看到青年人着绯红色官袍,胸前是白鹇补子。站的笔直,如同衙前翠竹。

“谢郎中,陛下叫你进去。”杨廷和道。

“多谢杨大人。”谢棠道。然后告辞离去。

谢棠一步步往殿内走,到了御前。行礼道:“陛下长安长乐。”

弘治帝笑道:“你倒是乖觉,没和朕说什么万岁的扫兴话。”

弘治帝说着说着又咳嗽了起来,然后道:“伯安,你几个月前,是不是让太子看了宣仁太后的传记。”

谢棠听到他这么说,没有任何惊讶。他当日谨慎小心,防备的也只是皇后的眼线。

于是他抬头直言不讳地道:“是。”

弘治帝道:“你既然知道朕会知晓,为何还要和太子搞得那般神秘?”

谢棠直截了当地道:“恐见疑于国母。”

弘治帝道:“你可真敢说!朕与皇后恩爱不疑。你和朕这么说不怕朕问你的罪?”

谢棠道:“陛下先是大明的君主,后才是娘娘的夫君。臣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明。陛下是圣明君主,臣也坦坦荡荡,问心无愧。何惧之有?”

弘治帝道:“敢和朕这么说话的,也就只有你了!”

然后他道:“朕刚才问杨介夫,朕处处提拔你和他。问他可知道朕的用意?现在朕也问你,你可知朕的用意”

谢棠道:“臣知。”

弘治帝道:“这倒是和杨廷和一样的答案了,那你说,是为了什么?”

谢棠言简意赅:“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