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卖国之罪,九死尚且不够!

这怎么可能?谁会去犯此等大罪?!

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直接出列冷笑道:“谢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竟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张则之是他入门弟子,他怎么能够在张则之被人弹劾如此大罪的时候,无动于衷。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而顾晰臣虽不知道为何谢棠在此时突然发难。但是自从明谨书院建立之后,顾家就已然和谢家站到一起。两家如今也有结亲之意。

既如此,他顾家和杨廷和就不可能是一派了。

他平素虽只是个中平的老好人,但今天却是力挺谢棠。只听这个老好人悠悠地道:“杨次辅又何必如此着急?”

杀人诛心,杨廷和因为张则之被弹劾而急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想,谁又不知道张则之正是杨廷和的亲学生?

那么,你杨廷和现在发言,是不是也要以权谋私!责难谢棠,保护自己的学生?

而保国公听到顾晰臣这句话?,嘴角勾了勾。

这个次字,用的真是妙极。

李东阳一天不致仕,你杨廷和终究就是个次辅。在内阁里,依旧是说话不当事的。

此时,昨天晚上在后军大营发生的事情的消息被锦衣卫和郭登两方面严密控制,尚未有任何风声泄露出来。

正是因为如此,文武百官自然是各自为自己的主子争辩。

而以安远伯为首的一些人竟是直接沉默不语,好似看不到各方的眼色。

其实此时他们也是满腹狐疑,谢阁老,如今怎么开始要把自己人给拿下?宁国将军又是怎么了?

既然不知道实情,闭口不言,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底下的人吵个不停,有人道杨公包庇,又有人说谢阁老独断专行。还有人道张则之是在冤枉,亦有人怒道贪官污吏真能放过。

直到徐青砚出列的时候,一下子就让气氛冷凝了下来。

众人甚至不敢多说几句话。甚至连杨廷和心里都咯噔一声。

徐青砚当年对付魏国公时候的狠辣,至今很多人都难以忘记。亲父尚能施以狠手,更何况他们这些与徐青砚没什么往来的寻常人?

而且徐青砚这两年行事颇为激进,偏偏皇帝又信他。他不张嘴还好,一张嘴一定会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