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但是即使现在北疆未破,情况也称不上好。鞑靼和瓦剌经常争夺草场和地盘,关系称不上是好,如今却是勾结到了一起。而北疆除了外患之外,尚有内忧。

沈王,唐王尚未平定。仇钺那里,真的是说不好能不能够顶得住。

国朝危矣!

再这样的战局之下,谁还管得有没有国本?谁还管得平允安和楚恩波要不要入阁?

当前去救援,保得北疆安稳。

谁去?

如今精兵良将俱都带兵去平定各地藩王叛乱,一时之间抽调不回来。就算能够召回,却也来不及去解北疆之困。

如今整个北京城中,哪里有能够挑得起大梁的统帅人物?

还是有的。

只是如今北疆局势未明,并不是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有所推诿。

战争没有打到家门底下,安享太平之人怎会着急。

——毕竟,还有仇钺和北疆的九个总兵顶着呢。

谢棠虽然想过,如今诛除藩王,大明境内动乱不休。想来北疆蛮夷定然会有异心,想要夺我河山气运。

因此他早早给北疆诸位总兵送去信件,因此他今年对北疆军备的事情处处精心。

但是他还是不希望异族的铁蹄真的兵临城下,只希望自己所忧虑之事只是自己的杞人忧天。

可最终,战事还是要起。战火也从来不会休止。

只要这个国家的王位是用血,用战争的胜利换来的。就永远阻止不了战争的发生。

谢棠捏紧了手里的玉圭。

待到烽烟四起之时,高位之人自是能够稳坐钓鱼台。甚至尚能在衣香鬓影、酒池肉林之中不见战火硝烟,尽享红尘繁华。只等到最后的时候,他们凭借着手中的棋子,去逐鹿中原。

但是在这途中,会有多少战士死在沙场之上,有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谢棠想到了当年在宣府之时,他给一位死了儿子的婆婆盛了一碗粥汤之时,那位婆婆眼中希望的光。

因为有了这一碗粥汤,婆婆的小孙子说不定能过活过那个战乱不休的寒冬,继续过着被人鱼肉的生活。

就是这样,婆婆的眼睛中就会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