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为往圣继绝学5

衡玉放下茶杯,“我想知道有哪些致仕的官员,或有哪些大儒贤才目前正定居江南?”

丹青微愣,“你怎么突然想了解这些事情?你想要了解,通过家中关系应该更容易了解到吧。”

她爷爷才不会帮她。

衡玉露出一副一言难尽的模样。

丹青顿时笑了。

他膝下虽然没有女儿,但族中像衡玉这么大的女童可不少。丹青见过很多个,都没一个像衡玉这般有趣。

明明是个小孩子,但他和她沟通起来,一点儿也不费事。

丹青想了想,“你询问这件事……莫不是想要拜师?”

衡玉点头,“没错。”

“以你如今年龄,寻个举人启蒙即可。即使是拜了致仕官员或者大儒为师,他们也没办法手把手给你启蒙。”说这话时,丹青觉得有些可惜。

__他原本还想收下这个弟子教她启蒙的。

咳咳,大半原因是因为那些书籍字画,小半原因是因为衡玉的天资的的确确高于同龄人。虽是个女孩子,他现在和她相交,叫她“小友”,自然是不把性别这种事放在心上的啊。

衡玉仔细注视着丹青的神色变化,心底暗啧一声,对躺尸的系统道:“你看看他这副失望的表情,我就说丹先生肯定是觊觎我的书籍字画更多于觊觎我这个人。”

系统默默擦汗。

和系统调侃完,衡玉这才摆正神色,对丹青解释道:“之前我祖父帮我找过三个夫子,第一位看不上我的性别,言谈之间还流露出对当下官场的不满,若他当真清高,我也能高看他几分,偏偏是个假清高之辈。”

“第二第三位夫子人品尚可,奈何皆是道听途说,对我先入为主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与其随便找个启蒙夫子,倒不如直接找个能一直教导我终身的老师。”

丹青想了想,问她:“之前教你启蒙的三位夫子是何人?”

湘城的文人圈子就这么大,衡玉把名字一说,丹青瞬间就想起来这三人都是何人。

他点点头,衡玉对这三人的评价都没有出错。

理解了衡玉的想法,丹青没再推辞,他想了想,开始给衡玉介绍当下在江南比较有名的名士。

近一些的大儒,有如湘月书院的院长。

不过湘月书院的院长大半精力都放在书院,力图为书院多培养出举人和进士,估摸着不会收下衡玉这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再远一些的大儒,就是与湘月书院齐名的另外几个书院的院长。不过他们的情况与湘月书院院长类似。

致仕的高官也有,但对方才一致仕回家,就被一批批天资高的学子踏破了门槛。现在基本都收下了学生,再加上还要教导家中子侄辈,时间安排得很充实,估计也不一定会乐意收下衡玉。

丹青这个忙帮得非常尽心尽力,他一顿分析之后,无奈和衡玉摊手,“你这个要求,怕是有些难。”

“不过我可以帮你打听,看看近来有没有哪个官员要致仕回乡。我这里的消息已经是半年之前的了。在最近半年时间内致仕回乡的官员,你可以亲自上门去试试运气。”

衡玉谢过丹青,对此倒算不上特别失望。

又和丹青聊了几句,衡玉就告辞离开。

她在石子路上走着,春秋提着食盒跟在身后。

春秋柔声安慰道:“世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不比其他,如果当真寻不到合适的老师,也强求不得。您别太失望了。”

衡玉晃荡着刚刚随手折下的枝条,笑着道:“你放心。对了,我们挑的这条路应该正确吧,还要把我昨天寻到的那几块好墨送去给兄长。”

路是没走错,但在走去学子住宿区时,会先路过一个不大的湖泊。

湖泊里的水清澈,在午后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

湖边停靠着一艘小船,湖中央有长长的桥梁,架构起一座尖角小亭,再配上两岸边的树木花草,环境十分清幽漂亮。

现在湖中央的小亭里,正坐着几个学子。

他们在边吃着糕点边高声谈论着些什么。

衡玉原本不太在意,她觉得太阳太晒,踩着树荫埋头往前走。

只是很快,她从这些学子口中听到一些关键词。

“致仕”,“陆大人”……

衡玉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脚步顿时放缓,凝神去听他们的谈话。

现在正在说话的学子年纪不大,脸看着有些嫩。

他穿着湘月书院统一的学子服饰,但手上握着的折扇、腰间缀着的玉佩都是难寻之物,这两样饰品就将他和周围其他几个同伴区分隔离开了。

“我父亲说了,陆大人前段时间被召回京城,陛下原是想把他放到翰林当翰林院掌院,但朝中反对之声极重,正好当时又发生了一些事情,陆大人被迫致仕回老家。”

说话的学子名字叫王郝明,父亲是湘城学谕,对这些事情消息格外灵通。

“你们也知道,陆大人祖籍在甘城,距离我们湘城并不远。”

衡玉的目光落在王郝明身上——不认识。这湘城最大的官n代就是她,她不认识也正常。

不过这人的消息应该不会出错。

衡玉琢磨了一下,陆大人?

可惜她祖父管她很严,从来不许她探听朝中之事,一时之间衡玉也猜不到这陆大人是谁。不过能让皇帝舅舅委以“正二品翰林院掌院之位”,还让满朝忌惮弹劾的,肯定是个厉害角色。

而且对方还刚好是致仕!

天呐。

衡玉脸上露出惊讶神色。

这非常有可能就是她命中注定的老师啊。

一想到这,衡玉脚步立刻加快起来,打算去找完容谦言后,就回镇国公府好好打听一下这位陆大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衡玉离开得太快,没听到那王郝明后面补充的话语。

“陆大人好是好,不过可惜,他的政见受朝堂排挤太深,他的学生日后若是出仕,在朝堂上肯定举步维艰。”

有其他学子无奈抱怨道:“你也不早说,真是让我们白高兴了一场。”

他们这些人寒窗苦读如此多载,不就是为了一朝考取功名衣锦还乡,然后在朝堂上有所作为吗?

陆大人的学识不必怀疑,但只要想想他的学生以后会经历怎么的处境,就足够这些学子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