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三六 腊梅知我心

奉天承运 西风紧 1668 字 2022-09-13

田钟灵那窈窕的背影消失在冰天雪地之中,阳光灿烂,赵谦久久望着她远去的方向,心中竟不知为何生出一份莫名的伤感。

赵谦看着西南方向,尘归尘,土归土,既然选择了食大明之禄,就去同开吧。他实在没地可去了。

正在这时,远处十几骑铁骑踏雪而来,赵谦看清楚是明军骑兵,这才放下心来。那铁骑飞卷而来,当头一个百户军官见得赵谦,脸上大喜,跃下战马,单膝跪地倒:“末将参见赵大人。”

赵谦忙将他扶了起来。那军官站起来道:“赵大人,您可让张将军好找,还以为您……”

“你们来找我的?”

“不是……张将军派人寻了两日,没有见到赵大人,以为赵大人已经被擒到贼营被害了……这两天战事紧张,孙督师携一百万余两军饷到西北赴任,到了潼关,闻得这边贼寇凶凶,亲调山西、潼关卫等地精兵五千余前来救援,张将军率军策应,两下夹击,田贼大败,身受重伤,只余得十数骑逃走,我等骑兵分散寻觅踪迹,孙督师说了,斩田见秀首级者,赏银五万!”

赵谦一听大喜,真是水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忙确认道:“孙督师就是孙传庭大人吗?”孙传庭就是孙传庭,一方大员,竟敢亲率五千兵与贼寇一万余对碰,而且大获全胜,千古名将的名头并非浪得虚名!

“正是。”

“哈哈,那不耽搁你们发财了,给我一匹马,我得尽快回去。”赵谦道。

军官不好意思道:“田贼哪里那么好捉,我等不过就像碰碰运气,这下不期遇到赵大人,就让我等护送赵大人回去吧,那个……这也是功劳不是?张将军也会赏的……”

“哈哈,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走吧。”

赵谦的心情实在是好,这孙传庭一来,不仅解了同开之险,而且是个不错的后台人选!你想想,洪承畴在西北经略得好好的,朝廷为什么会另外派个大员下来?肯定不只帮助洪承畴那么简单。这孙传庭初到西北,根基不深,急需大批人才,此时投奔,不正是雪中送炭吗?

赵谦多日的阴晦之气荡然无存,而且对这个明末名将也是仰慕已久,现在居然有机会一睹风采,真真是马作地驴飞快……“雁门督师受专征,登坛盼顾三军惊。身长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叱风云生。”这孙传庭是何番人物,赵谦已经迫不及待了。

因赵谦以往喜欢名将的生平事迹,还记得这首感怀孙传庭的诗,想起这首,他又想起了另一首:“急传使者上都来,夜半星侈马流汗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督师得诏初呻吟,撅起长刀忽长叹,古来得失由谁算?我今不死非英雄!”一时的光辉,悲剧的下场,赵谦一时又是黯然。

催军还用松山箭,云云,是指皇帝催促洪承畴冒险出击导致松山惨败的前车之鉴,不料重蹈覆辙,显然是在暗讽故计重施的皇帝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对于孙传庭的死,是感慨系之的有人故地重游,在潼关品凭吊英魂写下了不少千古名句……

明末人才济济,不少济世之才,不少风云之将,奈何以悲剧收场?赵谦仰天长叹,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更是中华民族高亢气节的回光返照,上到皇帝,下到多少马革裹尸的英雄,用生命与鲜血喊出了中华最后的气节,最后的不屈,最后的骄傲。此后茫茫数百年,我们一步步沦为奴才,沦为三等公民……

赵谦擦了一把湿润的眼睛,使劲挥了挥马鞭。

路上,他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听说这个孙传庭好像是杨嗣昌的学生,杨嗣昌的政治主张是在西北实施怀柔手段,这个孙传庭倒是好,一来就率军剿杀,虽说这仗不大,可孙传庭来得如此之快,足见其骨子里的主张与杨嗣昌有些相悖……

下载本书最新的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段三六 腊梅知我心)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