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十二 催松山之箭

奉天承运 西风紧 2780 字 2022-09-13

“带哪里的兵?”

温体仁按住发抖的手,半响才说道:“恐怕……只有带禁卫军去开封府,开封府有我大明守军,见到禁卫军,士气大增,打退流寇围攻没有问题。”

朱由检闭上眼睛,脸色痛苦,洪承畴带走了九边军队,现在连自己的禁卫军也要被人带走,他一个皇帝,手里还有多少张牌可以打?朱由检睁开眼睛说道:“洪承畴的策略,内阁可是议出结果了?”

案下众人默然片刻,杨嗣昌终于说道:“皇上,我大明对付东夷的一向方略,一是凭坚城用利炮,二是步步为营,平行推进,不让东夷有可乘之机,如果贸然出击,恐非稳妥之计。老臣附议洪承畴的方略。”

温体仁立刻说道:“那流寇怎么办?杨阁老莫非以为仅凭几千禁卫军就能将流寇围剿掉么?老臣以为,现在不是拖拖拉拉的时候,洪承畴应该尽快解决辽东局势,抽调兵马,再度攻击流寇。”

两人说的完全相反,朱由检立刻知道所谓内阁商议,是没有结果了。

杨嗣昌吹着胡子道:“洪承畴手里的十七万兵马,是我大明最后的力量,决不能冒险!”

“流寇一日千里,每到一处,便糜烂成灾,比蝗虫更加难以收拾,必须考虑西北局势,如果洪承畴不能速战速决,咱们宁可放弃锦州!”

杨嗣昌冷笑道:“元辅说的好轻巧,放弃锦州,东夷下面就是宁远,元辅要放弃山海关,放弃京师吗?”

“你……”温体仁指着杨嗣昌的鼻子,“鼠目寸光!”

和往常一样,所谓的御前会议,基本就是吵吵闹闹就完事了,没有任何结果。

杨嗣昌从宫里出来,愤怒地身边的孙传庭说道:“此人老贼,坐在庙堂之上,除了祸国殃民,还有什么作为?”

孙传庭提醒道:“恩师,浙江的赵谦手里,掌握了元辅的把柄,咱们是不是……”

杨嗣昌左右看了看,低声道:“这次一定要让温体仁死无葬身之地!”

雪花落在杨嗣昌布满皱纹的额头上,让他脑子一冷,沉声道:“温体仁收受贿赂,也不是一次两次,这事儿不能让他彻底倒台,还得等待机会。”

孙传庭说道:“恩师说的机会,是洪承畴战败?”

杨嗣昌眼睛闪出一丝冷光:“依皇上的性子,老夫就是再怎么反对朝廷催促洪承畴速战的事,也是于事无补,你可知道老夫为何不惜代价极力反对?”

孙传庭听口气,自然是杨嗣昌想借此让温体仁掉进坑里,到时候战事失败,自然不能说是皇上的责任,总得要个人担着,这个人,就是温体仁了。

现在的孙传庭,老练了许多,他恭敬地说道:“恩师心念大明精锐的存亡,不惜与强权争锋。”

杨嗣昌不置可否,说道:“通知赵谦,那事儿,先别捅出来,等待机会,有更大的用处。”

“学生明白。”

赵谦接到杨嗣昌的授意时,忙找韩佐信商议,韩佐信道:“某闻近期元辅与杨阁老在辽东战局的政见上,颇有争议,杨阁老一定是要等待更好的机会。

“等待机会?”赵谦沉吟许久,突然想到松山这个地方,松山之战,太出名了,不由得赵谦以前在二十一世纪没有听说过,他猛地抬起头来,看着韩佐信道,“等待洪承畴战败?”

韩佐信沉着脸色点点头,“元辅极力劝说皇上催促洪承畴速战,佐信以为,此举定有风险,杨阁老一定是想等待那个震撼朝廷的消息,然后利用龙颜大怒,将温体仁受贿的事趁机捅出来,火上浇油,那时元辅真的就是回天无力了。”

“何止是风险!”赵谦噌地站了起来,“大军冒进,东夷一定会伺机断粮道,那时洪承畴的大军岂有不乱之理?洪承畴带的是十七万人马,可不是几千人,一旦粮道受阻,连一点办法都没有!”

“卑职对军务不甚通晓,如果像大人所说,杨阁老也一定看到了这一点,方才我等的猜测定然不会错。”

赵谦睁圆了眼睛,焦急地走来走去,说道:“洪承畴的十七万兵马,乃是我大明最后的战力,如果没了这支大军,还能有什么灵丹妙药救我大明朝?如果以此为代价整倒元辅,真真是得不偿失!”

韩佐信道:“依皇上的性子,一定听信元辅的建议,杨阁老也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便是先让元辅下台,但是让元辅下台,须得等到洪承畴战败,这……”

“唉!”赵谦重重地叹了一声气,仰头悲愤难以自已。

韩佐信沉默了许久,沉声道:“大人,请恕卑职直言,大人是时候为自己考虑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大人有谋士良将,据江东之地虎视天下,大事已脱局成势矣!”

赵谦低头沉思许久,说道:“此非关系你我个人得失之事,汉家衣冠,在此一举。成则复我华夏数千年文明,虎视全球,威慑四海,败则置炎黄子孙于深渊,万劫不复,数百年水深火热,沦为东亚病夫,四等公民……”

“大人,当断不乱,反受其乱!速聚英雄,扩展海陆军力,以图大事,大人!”

赵谦道:“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容我再想想。”

韩佐信叹了一口气,走出内院,在门口碰到孟凡,说道:“孟将军,这段时间一定要加强戒备!”

孟凡惊道:“谁会对大人不利?”

“元辅!”韩佐信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要记住这句话。”

孟凡拱手道:“韩先生请放心,末将自会加紧守备。只是内院之中,末将的人不太方便行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