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三 定上下之策

奉天承运 西风紧 2592 字 2022-09-13

牛金星看了一眼木桩上的裸尸,和那些被围的军士一眼,只好丢下随李自成向回走。

一行人进了李自成的大帐,行了叩拜之礼,然后李自成赐坐,牛金星和田见秀坐了,等待李自成话调解。

过了许久,李自成还是没有提刚才的事,反而对旁边的人说道:“把我那张大地图拿出来。”

奴婢依言抬出一卷绫罗所织的地图,因为太大,帐篷里显然无法挂起来,奴婢为难道:“皇上,这里无法展开。”

李自成指着地上,说道:“给朕展开!”

“遵旨。”

地图展开,李自成眼睛一亮,脱下鞋,走到地图正,仿佛站在神州大好河山之上一般。李自成俯下身,用手指抚摸着那地图上勾勒的山川河流,他的眼睛深情极了。

田见秀和牛金星见罢,都被李自成感染,将刚才的摩擦和不愉快转眼便抛诸脑后。

那副图的名字叫:天下形胜。

李自成的指尖从长安出,顺着他进军的路线,划了过去,一直到宁武关那里终于停了下来,他的右手指停留在宁武关,左手却按在宣府和大同之间,以支撑着身体,眼睛盯着京师那块布。

牛金星见罢,说道:“皇上的双手和眼睛都在京师左方,皇上可以向下再看看。”

李自成依言将双手从图纸上移开,埋下头看着山西下方,那里彰德、卫辉、开封等府,再右边是山东。

李自成盯着那块地方,沉思未语。

牛金星道:“大顺军强攻宁武、雁门,欲破关恐不易,如转军向北,自大同宣府绕行京师,则会引起清军注意,清军主力将率先对付大顺……”

李自成听罢点点头,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去年就是从大同绕行攻击京师,结果满清渔翁得利,今年又要和清军决战的话,南方的明军不是又要渔翁得利?

李自成喃喃道:“南京的明朝残余短短一年又死灰复燃,听说赵谦所部军力已达四十万之众,还有李定国、何腾蛟、孙可望的二十几万大军,这样算下来,明军岂不是……有十多万人马?”

牛金星点点头,说道:“李定国等与赵谦两部人马,之间素有间隙,这十万人,并非抱成一团……但也是十分强大的对手。清军满汉蒙八旗军、关宁军等精锐有三十万,还有地方军,全部加起来也有四十万人。目前的形势,大顺军是最弱的一方。”

牛金星的话完全实事求是,无论从人数和战斗力上,大顺军确实是最弱的一方,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经济,西北相对华北平原和江南来说,实在太穷了。

打仗就是打银,这句话赵谦几年前就说过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咱们再比较一下三方的经济来源,满清自然是税收加对汉人有计划的掠夺,明朝目前主要依靠海上贸易和商业税收。

唯独李自成这一方最不牢靠,依靠抢劫掠夺富户和官员地主的财产和土地,这种干法的弊端很快就凸显出来了,钱粮就那么多,地盘就那么宽,抢完了就没了,只好抢百姓。那些一开始尝着“迎闯王不纳粮”甜头的农民,最后还是被压榨被抢劫的命运。

李自成也没有办法,西北连年动乱,经济底本来就弱,有钱的都被抢了,经济迅衰退,他要依靠税收养几十万大军恐怕很难。

所以李自成要打出去,一是在西北支撑不下去,二是现在天下形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守在原地之后坐以待毙。

“丞相有什么建议?”李自成想了半天,看向牛金星。

牛金星看了一眼旁边的田见秀,田见秀对于这种天下大局安排提不出什么建议,书读少了便是这样。牛金星见田见秀插不上嘴,心里有股快感泛起。

牛金星拱手道:“臣有两个方略,上策,南下攻彰德府。下策,取汉,入四川。”

李自成道:“上策如何,下策又如何?”

“上策取彰德,是参与天下霸主的争夺战。今赵谦军逼近徐州,李定国逼近开封,清军主力尚无消息。臣斗胆估算,几方的生死大战将在山东境内生,此战将彻底决定天下谁主沉浮。山东之地,自古易攻不易守,我等下东南,乃是取攻策……”

“……下策取四川,乃是守策,今大顺最弱,也可采取龙潜渊之势。西北贫弱,不易长久,四川自古天府之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趁此明清火并无暇西顾的良机,攻取四川,辐射西南诸省,养精蓄锐,乃是长久之策,乃守也。”

李自成听罢想了许久,说道:“我军最弱,参与大战,恐难获胜。在此良机,南入四川,攻取云贵甘肃,乃是长久之计,丞相何以曰下策?”

牛金星道:“皇上,守蜀地者,东汉有玄德诸葛之例,一入四川,偏安尚可,出川何其难也!皇上半百龙体,百年之前,可定大事乎?故乃下策。入彰德,随时可以进军山东,看似冒险,实则大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