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四七 正是想登基

奉天承运 西风紧 2668 字 2022-09-13

韩佐信道:“大人在西虎营和水师中多有亲信死士,统率乃是张岱,这股军力定然没有问题。届时入京师,先让邹维涟出关追击满清余孽,调离京师,然后大事方成。”

“佐信与我不谋而合。”赵谦笑道。

韩佐信心情很好,思路清晰,又说道:“现在暂时可令邹维涟驻扎在卫辉府按兵不动,定有收获。”

赵谦道:“佐信请讲。”

“时李自成早已北上窥欲京师……李定国在山东,锦衣卫查探到,李定国已获得朱由榔,私藏于军中,定然有所图。朱由榔的作用无非就是让李定国拥立为帝,他既然有此想法,就得占一块地方,只有占了京师等地,才有气象……于是李自成和李定国必有一战,咱们等在南边,收拾残局便是。”

“好,我一会便传令邹维涟按兵不动。”

两人商议毕,韩佐信出,正遇上赵逸臣,二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干事,相互拱手执礼问好。赵逸臣低声道:“大人有何打算?”

韩佐信这个时候心情很好,再说赵逸臣也是经常在赵府出入的人,韩佐信也没必要卖关子平白得罪一次,便说道:“你我怎么想,大人便怎么想。”

赵逸臣笑道:“多谢佐信兄提点。”

赵逸臣告别韩佐信,也不进赵府了,而是直接到赵府旁边的院子里找孟凡。这个偏远驻扎着赵谦的心腹卫队,随时保证赵府的安全。孟凡便是这里的负责人。

孟凡听说赵逸臣来访,亲自迎出门外,将赵逸臣迎入院中。

二人进了北边的屋子,赵逸臣走到门口时,回头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军士。作为赵谦的心腹谋士,无事不登三宝殿,定有什么事找孟凡,孟凡会意,下令道:“五十步之内,不准任何人靠近。”

“是,大人。”

因为赵逸臣在军机处,而孟凡直属赵谦,这两个地方,在朝廷里都没有官职,难以分高下,所以彼此谦让了一番,才分宾主而坐,孟凡坐了上。

孟凡客气道:“不知先生今日来有何指点?”

赵逸臣沉声道:“大人已在筹备大事……”

孟凡又惊又喜,因为赵谦如果做了皇帝,下边这些跟着打天下的,就是封王封侯的时候了。

不管以后赵谦老了怎么为后代扫清道路,那时候,大伙荣华富贵都享受得差不多了,就算权力没了,甚至性命没了,赵谦念在这些人的功劳上,肯定会给这些人的子孙富贵。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留名青史。

所以孟凡和赵逸臣等人一般的心情。

赵逸臣又加了一句:“这种事,孟兄应该清楚,只能我们这几个人知道。”

孟凡忙道:“我按照大人的意思,整合青帮为眼线,如何不懂这些道理,逸臣兄请放心。”

孟凡已经猜到,赵逸臣此次来就是为了情报而来的,所以先就提出了青帮。

赵逸臣心道,和孟凡说话当真畅快,也就不拐弯抹角,低声道:“现在锦衣卫是高启潜在掌管,高启潜以前和大人的关系……”

虽然以前崇祯在的时候赵谦情急之下要称高启潜为干爹这样的窘事,赵逸臣不清楚,但是赵逸臣可以想象得到,当初赵谦肯定对高启潜百般奉承,对于一个要当皇帝的人,以后会留高启潜在身边继续做太监吗?

赵逸臣继续道:“……锦衣卫报给大人的情报,从现在起不可完全相信,你们得在高启潜身上多下点功夫,摸清他什么时候在干什么,明白吗?”

孟凡沉声道:“宫里边咱们也有人,逸臣兄交代的事,我一定照办。”

这个时候的南京紫禁城,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赵谦破清军主力,一般的人看得比较浅的人,当然感觉是为汉人出了一口恶气,兴高采烈。不过也有些人,预见到了什么,心里堵着一块大石头。

这些人,就包括高启潜。

高启潜作为一个太监,以前在崇祯手下还混得不错,后来崇祯死了,基本没有盼头了,这个时候赵谦占了南京,又有人做了皇帝。凭着和赵谦的交情,高启潜再次混得人模人样。

现在清军被大破之,高启潜意识到,主宰天下最可能的人,是赵谦。

皇帝又得换,这回要真是换了皇帝,那就是赵谦本人坐上去了。高启潜在心里想着,要是赵谦做了皇帝,自己还能在宫里侍候么?

高启潜的头也有些花白了,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一时感概良多。

(我承认,这本书我写了一大帮坏人,下本我想写一帮坏人,还有一帮好人。)

下载本书最新的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段四七 正是想登基)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