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五二 欲烧紫禁城

奉天承运 西风紧 2686 字 2022-09-13

宋军破城,攻入宁武,田见秀组织了巷战,寡不敌众,自杀身亡。宁武落入宋军之手,大同的李自成,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李自成听说宁武关被破之后,调大军驻防代州,宋军在宁武修整了五天,大军抵达代州,一顿炮击,大顺军不战而逃。宋军趁势攻取了代州、忻州。

李自成大怒,斩逃跑将领几名,也率军不战而退,向北进入宣府,同时派出使臣要求李定国开居庸关,率军与李定国合军一处抵挡宋军。

李定国接待了李自成的使臣之后,招众将商议对策。何腾蛟和孙可望二人经历了真定之败,现在已毫无战心,主张向南撤退。

李定国道:“那不如让李自成来京师抵挡宋军,我们再退往山东,伺机南下再图大事道观。”

孙可望反对,说道:“今赵谦有轻重骑兵大队,行动迅,现在正迂回到了大同西线堵住李自成后路。如果李自成入京师,宋军便直接占领大同宣府等地,那么黄河一线的宋军马队便能腾出手来,追击我军。”

李定国沉吟道:“今李自成既已奉我皇为皇帝,见死不救,恐……”

何腾蛟打断李定国道:“现在还管李自成干什么?要不是宋军相争天下,咱们迟早还不是要和李自成一决雌雄。”

李定国虽名为领,实际上孙可望和何腾蛟也掌握了相对独立的权力,各自拥有重兵,真定之败,死伤最众者反是李定国的军队,现在李定国的实力并不比他们二人强。

既然孙可望和何腾蛟都主张不放李自成入关,李定国只好答应这样办了。当下便卷了皇帝朱由榔和二度收刮的财物粮草,撤出了京师,留下一部守备居庸关。

李自成到了居庸关,后面宋军紧追,李定国的人竟然不开城门,李自成大怒,下令攻城。

火炮轰击之下,关上死了百余人。守关的将领得知李定国等人都跑了,当下便弃关而逃。

李自成冲入居庸关,破昌平等地,兵临京师城下,外城西侧的广甯门的守备见李自成人马众多,也弃城而逃。李自成再次进入了京师。

京师百姓战战兢兢,各关家门,各大街的店铺紧紧关闭,犹如一座空城。李自成调重兵守备居庸关等地,进入紫禁城,看着高大威武的宫殿,心中却一阵伤感。

他自己也明白,这好地方是住不了多久的。

李自成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站着的寥寥几人文武大员,一股悲凉犯上心头。

李自成心道:娘的,当初打明朝老子是最早的一批,到头来却被别人抢了明朝的江山,坐了这把椅子。

他心里愤愤,充满了不平,妒嫉。又觉得这紫禁城修得太合他的心意,反正自己住不了了,不如烧掉。李自成便命人找来柴禾堆放在宫中各殿外面,点火焚烧皇宫。

不料刚烧起不久,天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将火势浇灭。李自成大怒,又命人屠城。

军士撞破大街小巷百姓的家门,见人便杀,又捉来各人,吊在屋檐下,用箭射之,当靶子用。

京师城一片恐怖气氛,到处都吊着死尸,又有头颅被装在竹筐里吊在树上,完全就不像人间的城池。

存活者躲到地窖,破庙,甚至茅坑里逃命,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这个当口,人们已经不奢望复大明河山这样的壮志豪情了,百姓只希望有个强势的政府平定大局,恢复太平,是什么朝什么国,都无所谓了。

数日之后,城中尸体腐烂臭,恶臭满城。京师爆了瘟疫,也是大顺军上干天怒,瘟疫中军士死亡万计,人心惶惶。

吊在树上的尸体因为前两天下雨,吸水涨,天气转晴,太阳一晒变质,涨得更皮球一般。

四月间,宋军破居庸关,进入京师地界。赵谦闻知李自成还在京师,而且爆了瘟疫,便先取了保定河间等地,围死了京师。

又令张岱率骑兵追击李定国,至山东东昌追到李定国后部,双方激战,李定国派骑兵拼杀,步军沿途伏击,主力向南急奔。

时开封府驻军率军在山东西线摆开,向东推进,徐州的水师陆战队连同地方驻军也北上压制,李定国等人与张岱骑兵打了几天,转战数十里,不敌之下,士气低落,士兵逃跑严重。

几天之后,何腾蛟孙可望率军投降,李定国自杀身亡。

原南方最大的军阀覆亡,现在剩下的,就只有京师的李自成负隅顽抗,但京师弹尽粮绝,瘟疫横行,李自成自知时日无多,便命人再次焚烧紫禁城,他自坐于皇极殿,准备与这巍峨的宫殿一起化为灰烬。

这凝聚了无数工匠血汗的偌大殿堂,外面堆满了柴禾,就要这样烧为灰烬么?也许以后再没有圆明园的遗迹,反而是紫禁城的遗迹……

下载本书最新的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段五二 欲烧紫禁城)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