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旧事

李芳蕤也听得心惊,“你这船上乘客最多之时,少说也有七八十人吧,若真遇见事故,能活下来多少人?”

付彪苦笑,“您说得在下心都颤了,若是满客,这里能塞下百来人,但那是极少数时候,春季春汛,夏季多雨,冬日江冻,我是绝不敢的,而船难多在暗礁密、水流急之地,沉船后不会水的必死无疑,会水的若抓不住浮木,也难支撑。”

见李芳蕤听得兴致勃勃,秦缨也十分专注,付彪继续道:“在下在这条水路跑了二十多年,听过的最大的一次船难乃是在三十多年前,当时便是一艘百多人的大船,沉在了江州界内的百花滩处,那艘船上的人只活下来两三个水性最好的,后来那处险滩便被叫做了百鬼滩,再以后,还听说过官船出事的,朝廷三品大员和随从都没了,还有那种举家入京或者举家南下的,因出了事故,一大家子人……”

“公子——”

付彪说得起劲,外头却传来一道声响,下一刻,谢星阑抬步走了进来,付彪见状上前施礼,待谢星阑落座,李芳蕤问道:“后来呢?”

付彪一摊手,“那肯定是一家子人都没了啊,可怜——”

“好了,先吃饭。”秦缨快速打断付彪之言,又对付彪道:“若是跑习惯了水路的,再去往别处时,会否先选择水路出行?”

付彪笑呵呵道:“寻常百姓家车马都是稀贵物,若是陆路的时间与水路差不多,那自然是走水路舒服的。”

秦缨点头不再问,付彪便自去忙碌,待他一走,秦缨便有些忧心地看向谢星阑,但谢星阑面不改色,也瞧不出喜怒,他更道:“你此前说的是到谢大人擅丹青,竟从未听说过。”

谢星阑不做声,又展开一张白宣作画,李芳蕤这时被船晃得不适,又问秦缨讨了药回房服药,待她出门,秦缨往桌案旁走近了一步,轻声道:“刚才船老板那些话,你莫要放在心上——”

谢星阑到明天可千万不要有雷雨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