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谈策论众人开悟!

去年的解试,张简再次名落孙山,没有考上举人,其实十分可惜,他已经非常的用功,可惜他的策、论差了很多,缺乏阅历和指点的他,就在这里跌倒了。

解试,又称府试或州试,这个时代考试还是在秋后举行,避开了农忙,所以还不叫春闱。

解试是大燕每府每州的考核,考中之后便是举人,才能参加会试的进士科考试。

有人说解试比之现在的高考可能要简单一些,毕竟这个年代的文华普及程度没那么高,而且只考文科,但其实这就和高考是一样的,都是全省大联考,只不是基数要小一些,但录取率反而更低。

而且倒不是这个时代没有其他科的考试,其实科举原本有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算科等等,不过因为是儒家为主,所以进士科才是官场的主流,其他科目渐渐沦为小吏的筛选,朝廷也没那么重视。

解试一共是三天,每天一场:

第一场是大经义三道,《论语》、《孟子》各一道,这也是最简单的,相当于问答题,只要贴合圣人观点。

第二场是诗、赋各一首,有时候也考填词,这个就毕竟考究才华了,当然主要考究的还有格律。

第三场是论、策各一道,这个就是作文题了,需要写两篇议论文。

最近张简为了王要妙之事烦躁异常,又想起了去年的解试,便邀了几位好友喝酒解闷,排遣一下心中的压力,张未正好也在奉城,便也参加了这场聚会。

“我的策、论垫底,差了不少格局啊!今年的解试不知道能不能中举!”众人喝到酒酣人热之际,张简将自己的郁闷说了出来。

“唉!简哥你也不必郁闷,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来说,策、论确是弱项,没有一定的阅历和格局,别人也没办法指点,谁让咱们没个为官主政的长辈什么的呢?”李少端家里经商,对策、论也一样两眼一抹黑。

“其实都一样,不过往圣人之言上引申就是了,我的策论还勉强,可惜经义不行,各有各的难处!”这是欧阳悌,他每次前面的大经义都拿不到太高的分。

张未和高乐朋正碰杯喝酒,听了三人之言,不由心中一动,想起他前世刚毕业的时候参加过几次公考,他当时最好成绩考过第二,但因为没有花钱报面试班,最后的面试还是没过。

作为公考笔试通过的人,他觉得这策、论倒是和他前世的申论有些相似,不知道申论的套路能不能用在上面。

“简哥,你下次试一试,将策、论都分为几个部分去写,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是分析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也就是亮明观点,其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多引圣人之言,你尝试着多练习一下,也许会有所提高!”张未简单将申论的写作方法说了一下。

“嗯?”几人都面露沉思,似有所得,尤其是张简和高乐朋,他俩最希望有这样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