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渠清如许 清明谷雨 1747 字 2022-09-15

夏时令庙会手工玩意儿多,关老爷的红黑脸面具、玉雕配饰、木工泥人、折扇竹编、投壶射箭应有尽有。

一处现场磨制瓷玉文玩的铺子排起长长人龙,祝知宜看了会儿,坦率自然地评价:“我觉得你做的比他好。”

梁徽微怔。

祝知宜还记得在晋州时他问过梁徽如果没做皇帝会做什么,梁徽说会在宫城十里街边开一个小摊做手工匠人,还说如果祝知宜哪天逛庙会看到了,心情好会赏脸买一个。

祝知宜当时说他不会,他从来不玩这些。

后来祝知宜收到了梁徽亲手做的冰灯、玉簪、柳编,这些天梁徽又在他宫里做了笔山、茶罐、砚台,隔三差五当作礼物送给祝知宜,还非要拿官窑、玉景大窑的名匠之器叫祝知宜品评谁做的更好。

“……”

那些物件没有被祝知宜恭敬供起来,而是在日常贴身配用。

梁徽的手工慢慢填满他的梳柜、案牍、屏风,这些东西与赏赐的明珠、黄金、美玉都不同,或许也只是梁徽的心血来潮,但礼轻情意重,祝知宜一直都没有认真道过谢。

他面颊被热得有些粉,很真诚地推翻自己之前在晋州的话:“如果我年少时游庙会遇到你这样的手艺一定会心动买下来的。”

梁徽静静望着他。

从前那些玩笑话都不过是遐想,年少的祝知宜不曾游过庙会,他现在也不是手工匠人。

忽然,他勾唇一笑,少见的肆意张扬:“那是,我做的便是最好的。”

祝知宜怔了下,也弯起眼,点头,确实,梁徽做什么都比旁人厉害,若是只是一个手工匠人,也一定会是十里长安街上最拔尖儿的那一个。

他们在摊前站得太久,被小贩拉着围观打赏:“这位小郎君,给你夫君也亲手做一个吧。”他们这儿提供原料和工具,“瞧,张府的大公子做了盏花灯,他娘子可高兴了。”

祝知宜被说得面颊燥热,眼神移开,故作四处张盼。

梁徽扬唇,看着五米梨花木长桌摆满的小玩意儿,很配合地问:“夫君想要哪一个?”

“……不用,皇 君庭送我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他的案牍被装缀得满满当当。

多吗?梁徽觉得不够,他从祝知宜身上索取了很多,但想送他的也很多,想送他春花秋月,想送他高山流水,祝知宜这么个金玉人儿,值得这天下最好的东西,但祝知宜拥有的似乎一直都很少,他需要的也一直都很少。

怎么会有人连庙会都没逛过的。

糖葫芦没吃过,蟹黄包子没吃过,连彩旦舞戏都没看过,啧。

后边有人挤过来,梁徽让他站在自己怀里,懒散一哂:“这不一样。”

梁徽下颌若有似无擦着祝知宜的耳郭,声音从后方传来,因为太近显得温润而低沉:“这是咱们第一回 一同逛庙会,得留个纪念。”

梁徽指了指一段摆在案首的沉香木,小贩马上说:“郎君好眼光!这百年紫檀今早才截下,还沾着露呢,您瞧。”

梁徽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没被他忽悠,不过是看这木纹理秀致,又有些年头,祝知宜喜欢练字,用来当镇纸倒是不错。

梁徽直接牵着他在案边坐下,店铺虽小,五脏俱全,木尺、刻刀、描笔都有。

梁徽目光直直打量了祝知宜片刻,开始动手,祝知宜坐旁边给他递工具。

梁徽生相俊美气质如玉,专注时格外温柔,惹了一圈娘子郎君围观,祝知宜看着他认真的侧脸有些出神。

鼻梁很高,英眉锋利,帝王之气,不过抿起的唇红而薄,是寡情薄凉的长相。

“好看么?”

“……”

梁徽没抬头,磨平檀木边缘,唇畔噙着点笑:“清规第一次这样认真看我。”

“……”祝知宜佯装饮茶,茶碗盖住半张脸,“快做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