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为什么没有获得金棕榈?(求月票!)

最要命的是,每次铺天盖地的网络热度都会给正在艾丽岛上挂着的《美好明天》增加购买量和播放量。

裴谦非常纳闷,都这时候了,怎么还有新观众呢?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了那个非常出名的梗,到底是谁还没有买gta5?

不过还好,噩梦终于快要过去了。

现在该做的噩梦都已经做过一遍了,都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奖了,总该消停了吧?

尬吹的角度都被大家找遍了,是不是可以盖棺定论,让这部电影安息了?

裴谦打算不再关注这个事情,让它的热度慢慢散去。

然而刚打算关掉网页,裴谦无意间瞥到了一篇帖子。

“《美好明天》为什么拿的是评审团大奖?”

裴谦不由得感慨,哎,又是一篇常规角度尬吹的帖子。

这种帖子他已经看了太多了。

在《美好明天》成功拿到评审团大奖的时候,各种蹭热度的自媒体就已经发过很多这样的帖子,无非是科普一下戛纳和评审团大奖的重要地位、讲一下国内电影上一次获得这个奖项的经过,最后再分析一下为什么《美好明天》能够符合戛纳评审团的口味,成功拿到这个大奖,顺便再重提一下本片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性。

这样的稿子裴谦已经看过很多,并没有太大兴趣。

不过看到这帖子的热度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地高,裴谦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进去。

然而才刚刚看了开头第一句话,裴谦就有点要昏厥了。

……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又要讲一下《美好明天》为什么得奖的内容了?”

“错!”

“我要问的是,《美好明天》为什么拿的是评审团大奖,而不是金棕榈?”

“大家都知道,这届戛纳把评审团大奖给到了《美好明天》,而把金棕榈给到了《灵魂的旅途》,一部东南亚电影。”

“很多人只是因为《美好明天》拿到了评审团大奖就欣喜若狂了,似乎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美好明天》没有拿到金棕榈?”

“事实上,只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美好明天》和《灵魂的旅途》有许多相似之处。”

“《灵魂的旅途》讲述了一位贫苦农民在罹患绝症之后看到逝去家人的灵魂,并跟随着灵魂找到自己前世的故事。影片启用的都是非职业演员,剧中人物的对话多半也都是即兴发挥,镜头也很少用剪辑,都是用了长镜头。”

“虽说《灵魂的旅途》表现出异国风貌、展现出一些超自然元素,似乎更符合戛纳评审团在追求艺术性上的口味,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相比于《美好明天》来说,即使是在艺术性和内涵上,也并没有那么明确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