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服务商与中间商

“现在回想起来,一些租房中介之所以招人烦,既有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也有中介公司逐利的原因,还有整个行业特殊性的原因。”

孟畅高兴地点点头,一边拿小本子记录一边说道:“我们有的是时间,不着急,你慢慢说。”

田默继续说道:“大部分人对各种销售和中介留下的坏印象,都是跟具体的某个人打交道时留下的。”

“类似职业的招聘要求比较低,尤其是一些小黑中介的从业人员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所以很容易给人留下坏印象。”

“但究其根源,我觉得还是从上到下,从行业到公司的问题,最后才反映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

“招聘要求比较低,不一定招到的人素质就不高。我学历也很低,在普通的中介公司混不下去,但到了腾达却也做得不错。”

“可见很多时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行业、是公司的问题,环境对人造成了错误的诱导,个体又难以改变整个大环境,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的状态,一滩浑水,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孟畅点点头:“那你觉得大家对这个行业有偏见的根源是什么呢?”

田默想了想:“是它的运作模式。”

“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跟腾达对比了一下我明白了,腾达的销售,跟一些小中介公司的中介,表面上看起来是同一种性质的工作,实际上压根没有共性。”

“腾达的销售是服务性质的,是锦上添花。我们的工作是在产品过硬的前提下,向顾客客观地介绍产品的优缺点,而顾客是否要购买,完全取决于顾客的自主意愿。”

“但其他公司的中介、销售则不是这样。”

“他们的工作是诱导性质的,是雪中送扇。不是雪中送炭,是雪中送扇。”

“他们是努力地诱导、扭曲顾客的需求,在顾客急需某种东西的时候,通过话术和一些其他的办法,让顾客相信眼前的这种东西就是他们需要的东西,从而促成交易。”

“顾客需要的是雪中送炭,但销售却努力把扇子卖给顾客。”

“就像很多房产中介会在网上挂假照片,或者挂实际上不存在的房源信息。顾客看到之后觉得这个房子不错,打电话问,中介会说,这个房源还在,你来我带你看房子。”

“等顾客来了,中介就把他带到另一处房子,说之前看的那套房子刚被订走了,但正好有一套差不多的。顾客来都来了,也只能跟着去看。”

“所谓的‘差不多’,实际上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很多中介就是用这种办法促成交易,想办法把那些装修破的、环境差的房子,推销给顾客。”

“这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办法,甚至都快变成主流,顾客根本无法确定自己在网站上看到的照片是不是真实房源的照片,甚至大概率不是。”

“通过隐瞒、欺骗的方式促成交易,顾客被坑一次之后自然就会长记性,不想再被坑第二次,坏印象自然也就形成了。”

孟畅点点头:“嗯,这个说法我听过,确实很气人。”

“那这一点到底应该归结到员工头上,还是该归结到公司头上,还是该归结到行业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