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太岁 priest 2477 字 2022-09-17

章珏沉默不语。

“当年五圣得月满,其余高手纷纷被天道淘汰,自此玄门以五圣为基,分划灵山,人间也清浊分离,有了秩序。有这秩序在,玄门凡间才能太太平平。”赵隐道,“南阖挑起战火,五大灵山已失了一足,自那以后,无渡海底魔物暴涨。这两百年来,人间多了多少动荡,有多少生民枉死,甚至如今这场镀月金引的民怨——归根到底,不都是因灵山失序而起!这道理司命大长老难道要别人教?”

林宗仪道:“被天道所弃之人重回世间,必损伤正道,此间因果勾连,非人力能破。司命,不是‘无辜’那么简单。”

“来日静斋出关,若他真能问道蝉蜕,必定也能看到这一层,你要他作何选择?”赵隐伸手一指,“章师兄,你看那。”

只见被蝉蜕们镇住的魔种不住地往外溢着魔气,丝丝缕缕的魔气像被什么勾引着,朝那聚拢的人身涌去。

“我信当年神魔之战的大能们都不想见生灵涂炭,但你别忘了,无渡海魔物就是因他们而生的。”

奚平此时人已经成型大半,隐约透露出了筑基圆满的气息,再来一次他可能要直接升灵。

青年逐渐清晰起来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像是在嘲笑世上一切天规铁律:日月东升西落、十二时辰分开昼夜、人畜生死轮回繁衍不息、水往东流、树往上长、立心方能筑基、正道才能成神……

章珏终于重新闭上了眼,一颗星石从他掌中脱离。

司命大长老袖中“呛”一声轻响,照庭带着剑铭的那块碎片笔直地飞了出去,没入了奚平的眉心。

在飞琼峰上的时候,补天剑被支修支使成了个“铁看护”,无奈地围着逆徒团团转,以防他把雪山作没了。

如今剑已碎,护着小弟子的本能似乎还在。

星石碎了,那里面纯白的神识、懒洋洋的侯府与金平暮春也一同烟消云散。

而恰好就在这一刻,奚平的身体刚好完全聚拢成型,他脸上嘲讽的笑容不见了,周身气息黯淡。

东海平静下来,魔种重新沉寂,魔神已除。

第68章 不平蝉(二)

峡江西,陶县。

此地乃西楚边境,过江就到南宛了。两地离得近,人来人往、商贸通婚常有。再加上前几年南宛内乱,还有不少宛人逃难过来,混在一起日子久了,此地越发“宛声宛气”起来。

人们语言都混着说,婚丧嫁娶那一套也互相学。

陶县的十七里镇上,一户颇为殷实的人家正出殡。死者祖上可能是宛人,请仪人唱的是大宛还魂调,吹拉弹唱着绕老宅却都是楚地风俗。

“起棺椁,两棚经,停灵七天整,大道通天送归程!”

操持的仪人自称是土生土长的南宛人,打小干这个的,门儿清,结果也不知是哪来的野路子货,一把破锣嗓子,还跑调。

他胡子拉碴,看不出多大年纪,光着膀子,露出一身风吹日晒过的腱子肉,将好好的还魂调嚷得活像砸夯号子,听得抬棺的那几位爷脚步格外整齐划一、铿锵有力,恨不能把棺中人颠起来翻个跟头,向天再借五百年。

棺材得绕镇子三圈,算是拜别父老乡亲,这才送去祖坟。

那野路子仪人砂纸似的嗓子差点把全镇父老一起磨走。他一边领着棺走,一边不动声色地将这十七里镇的地形风物尽收眼底,见上风上水处横陈着一“仙宫”。将仙宫开着几个门、大致方位等看了个清清楚楚,仪人朝抬棺的同伴使了个眼色。

抬棺的在棺材上有规律地敲了几下:每个门口就一对看守,内里必有机关法阵,还是得找人领路。

仪人不甚明显地一点头:知道。

这伙人就是奔着这十七里镇的“仙宫”来的。

陶县这一带,不管对哪国来说,都是天高皇帝远。

边陲历来为众多妖魔鬼怪钟爱。

这些年,大宛天机阁庞戬的头衔从副都统变成了总督,人也好像从狼狗变成了疯狗,对付邪祟手段酷厉,大有宁错杀不放过的意思,逼的不少民间散修往国外跑。

相比起来,楚国三岳对民间散修的态度就宽容多了,只要不出明显的窃天时之事,黑市灵石交易之类,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举官不究。

于是十七里镇这个水路陆路都发达的地方,逐渐聚集出了个交易法器灵石丹药的黑市,人送绰号“野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