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冯瑾心道早就查好了,一大早便想要来禀报,但是太子殿下太忙了。

冯瑾双手擎上一封书信,道:“这是殿下让属下查明的,里面乃是梅书骆详细的身份底细。”

齐行云点点头,将书信展开来一看,随即皱了皱眉头。

齐行云让冯瑾去查梅书骆的底细,只觉得梅书骆这个人怪怪的,跟在花安在身边怕是另有所图。

冯瑾这一查,竟是真的验证了齐行云的想法,梅书骆此人当真不简单。

齐行云若有所思,道:“这梅书骆,竟是梅将军的后人?”

冯瑾负责去查梅书骆的身份,自然是知道一些的,道:“的确如此,梅书骆乃是梅将军的幺子,当年梅家出事,梅书骆因着不在家中,所以逃过一劫。如今梅家还活着的人,只有梅书骆一个了。”

齐行云道:“若是孤没有记错,花安在可是梅家的大仇人,这么说来,梅书骆留在花安在身边不声不响的,应该是在找机会寻仇。”

冯瑾点点头,道:“太子推测应是无差,当年乃是花安在检举梅将军通敌造反的,也是花安在害的梅将军全军覆灭于常雾山。听闻,后来梅家上下尽数被屠,也是花安在暗中派人所为……”

关于梅将军的事情,当年也是轰动一时的,虽然渐渐被人遗忘,但是稍一提起,齐行云还是能记得一清二楚的。

梅将军乃是大齐国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周边敌国都对梅将军敬畏三分,不说闻风丧胆,那也是逡巡不敢前进。

梅将军为人耿直,心直口快,与花安在在朝廷中极为不和。梅将军曾经参过花安在几次,不过老皇帝偏爱花安在,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一次追究的。

后来北面的燕国进犯,老皇帝齐疆派遣梅将军应敌,梅将军带着两万余众奋勇杀敌,将燕国打的溃不成军。

就在捷报连连之时,却出了岔子,听闻是梅将军的军队里出了奸细,透露了梅将军的行军路线,大军遭到了埋伏,被敌军围困在了常雾山这个地方。

常雾山就如起名一般,因着常年大雾,所以一年四季都鲜少有人进入。常雾山环境恶劣,山势难走,梅将军两万之众,被困在峡谷之中,一时间无法突围,只能令死士带着书信,九死一生送信求救。

老皇帝听说梅将军一众被围困,立刻着手营救之事,当时督主花安在自告奋勇,老皇帝齐疆便叫他点了两万军队前往常雾山,务必将被困的梅将军营救出来。

随后事情变得有些个复杂起来,花安在行军到了常雾山下,眼看着时间紧迫,他却下令驻扎,并未立刻上山救人。

随后花安在在常雾山下驻扎了十天之久,始终未有上山救人。燕军围困梅将军的军队,军队早已弹尽粮绝,一颗能入口的粮食也无。

没有粮食,无法突围。最终梅将军不愿做燕军的俘虏,竟是绝望自尽。而梅将军的两万之众,饿死了一半,其余另外一半,则是被燕军俘虏了起来。

事情到这里并不算结束,因着花安在的军队还在常雾山下围着。虽说燕军得胜,逼死了梅将军,还俘虏了大量齐军,但是他们的粮草也近乎殆尽,而且常雾山不占优势,花安在的军队围在下面,他们也是骑虎难下,一时出不了山,被围在了山上。

燕军便着人带话给花安在,让他放出一条生路,否则便要屠了那些个齐国俘虏。

花安在接到传信未有放行,竟是还心狠手辣的放火烧山。大火在长雾山上烧了整整月余,山上被烧的一片灰烬,不管是燕军还是被俘虏的齐军,未有一人生还,尽数被烧死在了常雾山上。

提起那场战役,可谓是让人遍体生寒,大臣们听说了花安在的暴行,都是惊惧不已,联名上书,想让皇上严办花安在。

花安在虽然赢了燕国,但是活活烧死了多少齐军,可谓是心狠手辣天理不容。

只是可想而知,老皇帝并未有处置花安在,花安在反而自有一套为自己开脱的说法。

花安在也上书了老皇帝齐疆,说自己这般做是情非得已。他之所以不上山营救梅将军,是因着梅将军已然造反!早便联合了燕军,被围常雾山之事,根本就是梅将军与燕军的计策,一出苦肉计罢了。

梅将军假意被围,申请救兵,等救兵一来,梅将军便可以联合燕军,里应外合,将救兵全部绞杀!

花安在说的头头是道,还带了梅将军的一名旧部,让他揭发梅将军是如何联系燕军,如何准备造反的。总之头头是道,绘声绘色。

老皇帝齐疆本就信任花安在,如今又有梅将军旧部作证,当下大发雷霆,下旨要灭了梅将军满门,株连九族,一个不留。

花安在负责传旨和监旨,准备将梅家上下尽数扣押。然而花安在赶到梅家的时候,梅家已然一片火海,不只是谁先到一步,竟是屠了梅家满门。

鲜血蜿蜒汇聚,梅家无一生还。

老皇帝听说梅家被屠之事,着花安在继续调查。不过这事儿后来不了了之,花安在也没调查出个所以然来,渐渐便被人遗忘了去。

朝廷中虽然鲜少有人提起这个事情,但是偶尔想起,大家便会忍不住讨论几句。这屠杀梅家满门之人到底是谁,虽然一直未有定论,但众人心中皆是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