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桓感觉有点懵!【求订】

杨廷和点了点头道:“不错,以陛下对李桓的宠信程度,赐婚李桓倒是不稀奇,只是没想到陛下竟然一次将英国公、成国公家的女子赐婚给李桓,西涯公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李东阳看了杨廷和一眼笑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无非就是赐婚罢了,真要说的话,就是涉及到两大国公之家。”

杨廷和叹了口气看着李东阳道:“西涯公啊,你是真的不懂啊,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

李东阳摇了摇头道:“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啊!”

杨廷和却是看着李东阳道:“可是西涯公你想过没有,李桓同勋贵集团的两大支柱,成国公府、英国公府联姻,这意味着什么。”

李东阳正色道:“意味着陛下想要给李桓增强底蕴,拉拢助力,意味着陛下还想扶持勋贵集团,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老夫又如何看不出。”

说着李东阳抬头向着杨廷和道:“介夫啊,我等身为人臣,首要考虑的是如何辅助陛下治国安邦……”

杨廷和摇了摇头道:“西涯公这话请恕杨某无法苟同,武勋集团崛起意味着武将将会再一次同我们文臣相抗衡,这也就罢了,可是一旦武勋集团的力量太强的话,到时候陛下必然会受到武勋集团的影响,穷兵黩武,一旦大肆用兵,岂是国家之福,百姓之福?”

李东阳皱眉道:“这也不过是你的一种猜测罢了,武勋没落了那么多年,又岂是想崛起就能够崛起的,而且如今边关并无大患,便是陛下想要动武,也没有动武的对象啊。”

杨廷和摇头道:“虽无大患,然则边关却一直没有宁日,鞑靼不时寇边,沿海时有倭人上岸扰民,西南土司时有反复。”

李东阳笑道:“除了鞑靼之外,其余皆是不足为虑,根本用不着我大明大动刀兵,所以介夫你所忧虑的陛下大举用兵,穷兵黩武的事情是不会出现的。没有大规模的对外用兵,就算是陛下再怎么的扶持,武将勋贵集团也不可能崛起,更加不会改变朝堂上一家独大的局面。”

李东阳那是宦海沉浮了数十年的老臣了,朝中的局势看的别任何人都清楚,说实话李东阳还真的不担心天子扶持勋贵集团。

因为在李东阳看来,无论是勋贵还是武将,其实都不可能改变如今的朝堂局势。

文官压制武将,这本就是大势所趋,历来也只有在开国之初或者是乱世之时,武将才能够有机会压过文官,可是大明即没有大的外患,又没有什么内乱,武人又凭什么能够逆转大势,压文官集团一头。

杨廷和只看李东阳的反应就知道李东阳心中所想,苦笑摇了摇头道:“希望如西涯公所言吧。”

说着杨廷和自袖口之中取出一份奏章递给李东阳道:“首辅且看看这一份奏章。”

李东阳看了杨廷和手中那一份奏章,眼中露出几分诧异之色,不过还是接过翻看了一番。

很快李东阳眉头皱起,抬头看向杨廷和道:“这铅山县知县所呈可属实否?”

杨廷和淡淡道:“这等事,料想他也不敢虚报。”

说着杨廷和看着李东阳道:“首辅,锦衣卫抄没费氏一族,得银理当充入户部才是,可是看李桓的举动,分明就是不打算将那银钱充入户部啊。”

捋着胡须,李东阳心中颇为不平静,说实话,他看到那铅山县知县所上的奏章的时候也是被惊了一下,锦衣卫竟然自费氏一族抄没了大量的财产,单单是银钱就有二百多万两之巨。

这么一大笔的银钱,不管是放在什么时候,都不是个小数目,就如杨廷和所讲,抄没所得理当充入户部才是。

李东阳深吸一口气,看了杨廷和一眼道:“介夫你的意思是?”

杨廷和缓缓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抄家所得,理当充入户部国库,这点绝不能更改,有了这些银钱,朝廷可以做多少事造福百姓。否则的话,这些银钱全都进了陛下内库,非是国家之福。”

看了看手中的那一份奏章,李东阳看了杨廷和一眼道:“那就将王阳明、刘宇二人请来,咱们议一下吧!”

很快王阳明、刘宇二人便被请了过来。

王阳明、刘宇冲着李东阳拱了拱手,李东阳笑着道:“两位且坐,先看了这一份奏章再说。”

说着李东阳将那一份奏章递给了王阳明,王阳明翻看之后,眉头一挑,很快就将奏章递给了刘宇。

刘宇看过之后,神色也是颇有些不平静。

一时之间,小小的偏厅之中气氛显得有些沉凝,没有人开口,以王阳明、刘宇的聪明,在看到那奏章的内容的时候便已经意识到了李东阳、杨廷和喊他们过来的目的了。

好一会儿,杨廷和率先开口打破平静道:“奏章的内容大家也都看到了,锦衣卫抄没铅山费氏一族所得银钱二百多万两,如今已经起运,正运往京师。”

说着杨廷和目光在王阳明还有刘宇二人脸上扫过道:“这二百多万两的脏银,老夫的意思是理当充入国库,造福万民,不知两位阁老,以为如何?”

王阳明心中泛起波澜,他没想到此番锦衣卫抄没铅山费氏一族,竟然能够抄没如此之多的财富出来,不过见到杨廷和打这些钱的主意,王阳明所想更多。

别人不知道,可是王阳明却知道一点,那就是前番李桓在福建一地大肆抄家,所得的银钱具体有多少,他或许不知道,但是王阳明多少也能够估算出,银钱怕是比铅山费氏还有多出几倍。

如今朝堂之上许多人并不知道这点,可是这么大一笔银钱,李桓在福建抄家灭族,那么大的动静,无非就是因为福建一地距离京师太过遥远的缘故,所以京师之中还没有什么消息。

一旦消息传来,这么一大笔银钱必然会引得朝堂轰动。

没看抄没铅山费氏的二百多万两银钱便已经让杨廷和、李东阳盯着不放了,更不要说是福建抄没所得银钱更多了。

听杨廷和的意思,显然是想要将这一笔银钱充入国库,按说站在内阁的立场上,自然是要将这一大笔银钱进项纳入国库才是。

可是王阳明也清楚一点,那就是抄没所得的银钱想要收归国库,可没有那么容易,首先这是国库与内库之争。

也就是内阁与皇家的利益之争,如果说单单只是这点的话,那倒也罢了,以如今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的力量,皇家还真的争不过百官。

但是有一点,王阳明却也知道,这其中还牵扯到了李桓,须知那银钱是锦衣卫抄家所得,这便意味着想要将这笔银钱充入国库,必须要经过李桓的同意才行。

李桓会同意吗?王阳明想都不用多想,他就知道,想要从李桓那里将那一笔银钱拿到手,还真的是没有多少希望。

很明显李东阳、杨廷和他们也清楚这点,所以才会邀请他同刘宇一起商议此事,摆明了就是想要他们一起给皇帝还有李桓施压。

王阳明能意识到这点,刘宇显然也能够意识到这点,所以刘宇看了杨廷和一眼,冷笑一声道:“这事杨阁老应该去寻李太傅商议才是,本官那里还有许多事要处理,恕不奉陪了。”

说着刘宇冲着李东阳拱了拱手,丝毫不给杨廷和面子,转身就走。

杨廷和看着刘宇的举动,眉头一皱,却也没有发火,反正这几日刘宇对他都是这般的态度,他早已经习惯了。

而杨廷和看向了王阳明道:“阳明,你的意思呢?”

王阳明沉吟了一番道:“以王某对太傅的了解,此事怕是难办。”

杨廷和捋着胡须摇头道:“虽说难办,可是太傅也非是不讲道理之人,抄没所得充入国库,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着杨廷和笑道:“阳明乃是明事理之人,不若与我一道去见太傅,劝他一劝。”

王阳明闻言不由眉头一挑,轻笑道:“王某那兵部尚且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怕是没有闲暇陪阁老一起去见太傅啊。”

说着王阳明起身,冲着二人拱了拱手。

杨廷和看着王阳明离去的身影,突然之间笑道:“不曾想王华这儿子也不是个简单之辈。”

李东阳看了杨廷和一眼道:“介夫啊介夫,你当他王阳明是傻子啊,他身上可是打着李桓同党的烙印呢,哪怕二人不是同党,他也不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去得罪李桓的。”

杨廷和捋着胡须笑道:“那杨某便只能独身去见太傅了。刚好趁着陛下赐婚的时机,杨某亲自登门道贺。”

猫眼巷

猫眼巷附近的百姓忽然之间发现原本门庭零落的李府突然之间变得热闹了起来。

平日里在李府门前鲜少能够看到有马车停驻,可是这一日,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有许多的马车、轿子停在了李府门前。

百姓们好奇,李桓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他没想到随着天子赐婚的旨意下来,这京中许多勋贵竟然直接奔着他府上来了。

前番因为李桓杀了长宁伯高长胜,又抓了几家受到武定候冯海牵连的勋贵,以至于京中勋贵对他颇有一种避而远之的感觉。

可是随着天子赐婚的旨意下来,京中的勋贵一下子态度大变。

首先来的还只是一些京中的伯爷,一个个的带着贺礼前来登门拜访,虽然大多早就剩下空架子,并没有什么实权,可是对方好歹也是勋贵集团的一员,这么联袂而来,李桓自然是要亲自迎接才是。

不过李桓却是发现了一点,那就是这些前来拜访他的勋贵,大多带着一两名青年子弟在身边。

介绍的时候,李桓也知晓了这些人的身份,要么是家中嫡子,要么是族中优秀的子弟。

这些子弟看李桓的眼神很是古怪,有羡慕,有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