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要银子可以,拿陛下的圣旨来!【求订】

“算我一个,如此名留青史之机,又怎么能够少得了老夫。”

一时之间一众官员皆是一脸兴奋之色。

这等机会可是千载难寻啊,甚至一些官员心中更是巴不得天子不答应,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去叩宫,去求天子。

天子越是不答应,越是能够衬托天子的昏庸无道,反过来他们就是大明大大的忠贞之臣,未来的史书之上,必然会留下他们的一笔。

畅想着这些,一些官员恨不得马上就前去叩宫求见天子。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杨廷和轻咳一声道:“诸位,陛下虽然说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拒绝。”

众人闻言不由一愣,显然是不大明白杨廷和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件事情,要么答应,要么拒绝,他们怎么搞不懂杨廷和的意思了啊。

杨廷和笑着解释道:“陛下说了,此事需要本官前去同李桓商议,须得李桓答应了才好。”

有人闻言不禁大怒咆哮道:“荒谬,简直荒谬,到底陛下是天子,还是他李桓是天子,这等事情,陛下一眼可决,凭什么去询问他李桓。”

“对,对,这等事情又岂是李桓所能够决定的,他又算什么。”

包清也是道:“他李桓又不是户部尚书,又如何有权决定那些银钱的去留,陛下此举大为不妥。”

陈仓听了却是眉头一挑,他又不是傻子,只听杨廷和那话就大概猜到了天子的为难心理。

答应吧,又不舍得那么多的银钱落入国库之中,可是如果不答应吧,到时候必然会被人抓住这个机会,将他还有李桓这么一对君臣抹黑成不顾百姓生死的昏君奸臣。

天子显然是没什么办法了,否则的话,也不会将这么一个难题丢给李桓。

陈仓不禁暗暗的苦笑,虽然说天子没能替李桓扛下这一难题,但是能够做到这般程度已经是天子的极限了。

所以说到底如何应对这个问题,陈仓也只能寄希望李桓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一难题了。

杨廷和看着一众人那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捋着胡须轻笑道:“陛下没有明着表示反对,那便代表着陛下已经同意了啊,之所以让老夫去同李桓商议,不过是陛下自己给自己寻的一个台阶罢了。”

许多人闻言不由的眼睛一亮,甚至有人击掌赞叹道:“对啊,我就没有想到这点。”

包清捋着胡须轻笑道:“陛下到底是少年心性,终归是要面子的不是吗?”

“哈哈哈!”

一时之间,这里充斥着一股欢快的气氛。

但是陈仓却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如此背后议论天子,若是有人参这些人一本的话,那就是大不敬之罪啊。

况且这般的举动,又岂是人臣所为。

说话之间,有人突然之间开口道:“杨阁老,咱们得到消息,锦衣卫前去铅山县抄没费宏一家的人已经押着抄没来的银钱回来了,至多明日便会入京。”

听得这话,在场一众人顿时面露惊喜之色。

一道道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杨廷和。

杨廷和嘴角露出几分笑意道:“既然如此,那么明日便由包侍郎带上户部一些吏员前去同锦衣卫的人进行交接,让锦衣卫将押送回来的银钱解往国库。”

此刻一众人皆是充满了信心,有杨廷和为他们营造下这么有利的局面,又有大义在手,他们还真的不担心拿不到这些银钱。

一想到即将有近千万两的银钱进入国库,许多官员心中便忍不住激动起来。

这么多的银钱,能够干多少的事情啊。

而包清听了杨廷和的吩咐,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当即向着杨廷和拱手道:“大人尽管放心便是,下官明日一早便带了吏员,前去码头守着,一定会将那些银钱数里的解往国库。”

有官员闻言哈哈大笑道:“明日里本官刚好无事,便陪着包侍郎一同前去,也算是为侍郎大人壮一壮声势。”

不只是一名官员开口,只是一转眼的功夫,就有数名官员表示明日有暇前去,而包清则是冲着这些官员拱手道谢。

杨廷和在一众官员的恭送之下缓缓上了自家的软轿离去。

宫门之外所发生的这一幕自然是第一时间便传到了天子那里。

东厂的人不敢说无处不在,但是在这京师之中,还真的鲜少有什么秘密能够瞒得过东厂。

尽管说如今锦衣卫的声势大涨,隐隐的压过了东厂,可是也不能因此就小觑了东厂在京城的实力不是。

此时马永成正恭敬的站在天子面前,小心翼翼的不敢说话。

而朱厚照则是看着马永成呈上来的一份密奏,密奏的内容正是不久之前,宫门之外,一众官员同杨廷和之间的对话。

杨廷和倒是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但是一些官员的态度却是让朱厚照极为恼火,甚至有人背后嘲讽他这位天子,也就是朱厚照性子够好,否则的话,怕是早就气急败坏的下令将对方给下狱严办了。

长出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怒火,朱厚照看着马永成道:“马大伴,确定锦衣卫的人明日便会押着抄没来的银钱回京吗?”

马永成点了点头道:“回陛下,正是。”

朱厚照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头道:“若是如此的话,就算是速度再快,李卿那里也得不到消息啊,难道说就任凭这些银钱入了国库不成?”

虽然说只需要他这位天子一道旨意便可以轻松阻止那些官员去打那一笔银子的主意,但是偏偏他这位天子还真的不能下旨,甚至都不能够表示反对。

可以说他没有直接下旨将银子送入国库,已经是他所能做的极限了,否则的话,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昏君名头绝对会死死的扣在他的脑袋上,想摘都难。

马永成自然也知道朱厚照的为难之处,突然之间开口道:“陛下,要不要老奴立刻派人给锦衣卫的那位杜广送信去,让他暂缓回京……”

只不过马永成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天子正用一种看傻子的目光看着他。

而马永成自己也一下子反应了过来,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他这主意可真是够烂的。

那可是数百万两银子啊,就算是能够找个借口暂时耽搁一日两日,难道说还能耽搁上十几日不成。

恐怕都要不了十几日,但凡是明日这一笔银钱不能够顺利抵达京师的话,你看朝中文武百官会不会跳出来派人去接应。

真当那是数百上千两银钱啊,那可是几百万两的银子,如今盯着那一笔银钱的人不知有多少。

就是马永成那东厂都收到一些消息,也不知消息只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就连一些江湖之上下三流的帮派都想要打那一笔银子的主意。

甚至就连一路负责押送保护那一笔银子的卫所官兵之中都有不少人试图对那些银子动手,如果说不是杜广这位锦衣卫千户官足够果决,以凌厉的手段杀了几名士卒,镇住了人心,搞不好那些官兵便直接抢了那一笔银子了。

这么大一笔银子,真要是再不运回京师,谁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啊。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他提出让锦衣卫的人暂缓押送银子入京,这主意到底有多么的烂了。

朱厚照忽然之间道:“如果说这个时候李卿在的话,那该多好啊,朕也不用这般的忧愁了。”

不知道为什么,朱厚照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种难题,对于别人来说可能非常的困难,甚至都没有什么办法解决,但是对于李桓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一旁站着的丘聚、高凤、马永成等人就是例子,一个个的愁眉苦脸,真要他们拿主意的话,一个靠谱的主意都没有。

想了半天,朱厚照也是一个主意都想不出,只气的一挥衣袖冲着马永成道:“将你手下的人都给朕撒出去,不管最后这一笔银子到底是进入国库,还是进入内库,但是绝对不许其出现什么意外。”

这都即将到了家门口了,如果说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那可就是打朝廷还有他这位天子的脸了。

马永成闻言当即向着朱厚照道:“陛下放心,老奴会亲自带人一路护送银子入京的。”

朱厚照闻言稍稍安心一些,可是一想到那一笔银子的归属问题就忍不住一阵的心烦意乱,冲着马永成道:“行了,大伴你且先去忙吧。”

马永成连忙拜别天子,然后出了皇城,第一时间便点了东厂一众人,出了京师。

通惠河乃是京杭大运河天津至京师的一段,属于京杭大运河最后一段路程。

杜广此时便带领着锦衣卫数百人坐镇在数艘大船之上,顺着通惠河自天津向着京师而来。

为了将这数百万两的金银从铅山县一路押送到京师,杜广还有他手下的一众锦衣卫那可是费尽了心思。

起初的时候尚且还好,因为保密工作做的还算到位的缘故,知晓数百万两银钱存在的也只有这些卫所兵卒。

不过在杜广以及锦衣卫的凶名震慑之下,就算是这些卫所官兵也一个个的老实无比的不敢有什么异样的举动。

但是随着时间久了,渐渐的敬畏之心减消,杜广就明显能够感受到押送银子的卫所官兵心思浮躁起来。

要不是杜广足够小心谨慎的话,可能还真的被一些卫所官兵给将银子给盗走,为此杜广连杀数十名参与到其中的卫所官兵,只将那些卫所官兵给杀的胆寒。

也正是如此,这一路之上才算是有惊无险的走了过来。

但是不知什么时候,他们押送数百万两银子入京的消息传开来,一下子就吸引来了许多山贼、水贼之类的存在。

只可惜这些人根本就不是锦衣卫还有卫所官兵的对手,所以几次危机也被杜广带人化解。

如今大船行驶在通惠河之上,距离京师也只剩下数十里的距离,可以说杜广那一颗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要知道这一路上,他可是花费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说这些天来,他连一个安生的觉都没有睡过,甚至就是睡觉的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怕会出现什么意外。

总旗官荀乐脸上满是疲惫之色看着站在船头出神的杜广道:“大人,至多半日功夫,咱们便可抵达京师,到时候大人也可以安心了。”

杜广闻言回头看了荀乐一眼微微一笑道:“是啊,到了京师,将和一笔银子交付给御马监的古公公,我们也可以彻底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