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锦衣卫也烂了!【求订】

王城做为王智的书童,可谓是王智的心腹,见王智反应,脸上很快就露出了恍然与骇然之色。

他可是知道自家大人这几日一直在考虑着动用粮库存粮救济灾民的,而今天方才告知县中县丞、巡检等人,结果到了晚上粮仓那里便失火了,便是他也能够猜到这火来的蹊跷。

这一把火到底是谁放的,几乎是不言而明。

王智面色极其难看,咬牙切齿的道:“他们竟然如此疯狂,那可是数千石的粮食啊,若是拿来救济灾民,能救多少性命啊,他们竟然就那么一把火烧了……”

王城忽然道:“老爷,以那些人的秉性,又怎么可能会将粮食给烧了,只怕粮仓里的粮食早就已经空了,他们放这一把火一方面是遮掩粮食被他们倒卖一空的事情,另外一方面也是彻底的绝了老爷您放粮救灾,坏他们各家好事的心思。”

王智闻言神色一变,继而脸上露出几分苦涩的笑容,口中喃喃道:“我可真傻,我可真傻。”

看王智那一副失神,如同魔障了一般的模样,这会儿已经起身走过来的范氏不由的惊呼一声道:“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范氏一脸担忧的晃动王智的身体,急切的呼唤,总算是让王智回神过来。

可是这会儿王智整个人却是显得无比的颓废,精气神萎靡到了极致,一看就像是受到了莫大的打击。

看到王智这般,范氏不由大急道:“老爷,你这是怎么了,你可不要吓妾身啊。”

京师

李桓出了皇城,回到了府中,陪着冯氏吃了饭,然后在连翘的服侍下,沐浴更衣,洗去了一身的风尘,沉沉睡去。

天色放亮,李桓早早的起身,换上了一身朝服,在夜色朦胧之中奔着皇城而去。

今日虽不是大朝会,但是因为今日李桓要提出正式整顿京营之事,所以昨日天子便已经传旨给朝中文武重臣今日早朝务必到场。

所以说今日朝会,除了一些低品阶的官员之外,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除非是有事,否则的话都会到场。

虽不比大朝会人数众多,但是到时候到场的官员怕是不下上百人,也算的上是一次极为正式的朝会了。

乾清宫前,当李桓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官员等候在那里。

一道道的目光向着李桓看了过来。

许多官员早已经收到了李桓回京的消息,所以看到李桓的时候并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

甚至一些官员看李桓的目光之中透露这几分异样的神色,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要看李桓的笑话一般。

李桓的感应何等的敏锐,对于众官员的目光自然是有所察觉。

只不过李桓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而已,他早就猜到百官肯定有事,但是有句话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倒是要看看这些人能够搞出什么花样来。

没有多久,随着天子銮驾驾临,就在这乾清宫之前,百官向着天子叩拜。

朱厚照端坐于御座之上,示意百官平身,目光之中隐隐有激动之色闪过,神色肃穆的冲着一旁的丘聚点了点头。

丘聚上前一步尖声道:“百官奏事!”

随着丘聚话音落下,一众文武倒是显得颇为平静,并没有出现一窝蜂的上来弹劾李桓的情形。

似乎几次吃了亏之后,文武百官学聪明了,不再直接同李桓正面对着干了。

李桓倒是颇有些讶异的看了这些人一眼,不过随即李桓也反应过来,看来这些文武也不傻,知道弹劾他没用,竟也不做这等无用功了。

李桓笑了笑,虽说弹劾无用,可是被人天天弹劾,终归不是什么好事不是吗,这些人能够识趣一些,也不枉他一次次同文武百官对着干了。

朱厚照看着下方不发一言的众臣,轻咳一声道:“诸位卿家没有什么事要启奏吗?”

百官还是没有什么反应,而这会儿李桓当即上前一步,站了出来沉声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朱厚照眉头一挑,当即便道:“李卿有何事?”

当李桓站出来的时候,百官的目光皆是落在了李桓的身上,不少人皆是露出异样的笑意,怎么看都像是不怀好意,要看李桓的笑话。

李桓对于这些人的目光视若无睹,只是向着朱厚照拜了拜道:“回避下,臣奉命提督京营,今已查明京营之中大小将校数十人乃是冯海之同党,京营糜烂,战力不存,特恳请陛下允准臣裁汰京营老弱,重建三大营。”

李桓话音落下,朱厚照第一时间看向了一众文武。

百官之中许多人听了李桓的话脸上皆是露出了凝重之色,有人脸上满是不虞之色,可是却没有一人站出来。

朱厚照居高临下将文武百官的神色反应看在眼中,尤其是见到没人站出来反对的时候,朱厚照忍不住心中的欣喜,以至于脸上都露出了几分笑意。

深吸了一口气,正当朱厚照准备开口的时候,忽然就听得一名监察御史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厚照皱了皱眉头,看了那监察御史一眼,缓缓道:“爱卿有何事?”

那监察御史道:“陛下,陕西大旱,又逢蝗灾,以至于颗粒无收,百姓无有粮食充饥,陕西布政使司上下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即刻调拨钱粮,救济灾民,迟则百姓将有饿死之危。若为有心之人所利用,恐生民变。”

这监察御史话音落下,随即就见十几名官员齐齐走了出来冲着朱厚照拜下道:“陕西大灾,百姓困苦,朝廷若是不即刻救济灾民,恐失民心,有损陛下之声誉啊。”

“请陛下下旨调拨钱粮,救济灾民!”

“请陛下下旨调拨钱粮,救济灾民!”

朱厚照面色颇为难看,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李东阳、杨廷和几人的身上,沉声道:“诸位爱卿,陕西灾情究竟如何,前番不是说灾情并不是太过严重,已经责令陕西布政使司自行赈灾了吗?”

王阳明面色沉凝,上前冲着朱厚照躬身一礼道:“回陛下,陕西布政使陈康、巡查御史曹锋等官员隐瞒灾情真相,欺瞒朝廷,以至于陕西上百万之多的灾民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济、安置,如今许多灾情严重的府县已出现易子而食的现象,甚至,甚至有灾民聚集隐隐有冲击官府的迹象……”

“什么?竟有此事?”

朱厚照豁然起身,脸上满是怒意。

先前内阁的确是说过陕西出现蝗灾、旱灾,由于当时陕西布政使以及陕西巡察御史乃至陕西锦衣卫千户等呈上来的奏章皆表明陕西虽有灾情,却在可控范围之内。

大明两京十三省,年年都有地方会出现大小灾情,像这等灾情很是常见,所以当时他已批示减免陕西赋税,命地方赈济灾民。

可是现在王阳明竟然告诉他,陕西竟然出现易子而食、饥民聚集冲击官府的事情,这如何不让朱厚照为之震怒。

一脸怒色的朱厚照咆哮道:“陕西布政使陈康该杀,巡察御史曹锋该杀、陕西锦衣卫千户袁明该杀……”

别说是朱厚照震怒了,就是站在那里的李桓在听了王阳明的一番话之后,面色也变得无比凝重,眼中满是怒意以及杀机。

“陕西锦衣卫千户袁明,老子要将你扒皮抽筋,碎尸万段!”

李桓口中默念着锦衣卫千户袁明的名字,心中满是杀机。

坐镇一省的锦衣卫千户竟然与人同流合污,一起隐瞒陕西灾情,欺瞒朝廷,这是何等的大罪。

一省之地的锦衣卫千户出了问题,等同于天子在陕西一省的耳目出了问题,虽说李桓做为锦衣卫指挥使,可李桓也不过是执掌锦衣卫几个月时间,袁明坐镇陕西已经有数年之久,真要说那也是前任指挥使石文义的责任,但是这并不妨碍李桓震怒啊。

【今天临时有事,所以耽搁了,只有这么多了,大家见谅啊】

7017k